•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腳下是最大最好的市場”

2018-12-18 11:0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沒有來大陸,就不能真正體會到改革開放給企業帶來的加乘效應。”回望在大陸20多年的創業歷程,北京捷安特商貿公司董事長林清發説,他把握住了,也實實在在受益了。

  今年初,大陸出臺惠臺“31條措施”並迅速推動落實。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這樣一個“大禮包”著實令臺胞和臺商們感到欣喜。

  “禮包”中不少內容是為臺企提供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這方面,林清發感觸最深。1994年,他在北京開了第一家販售捷安特自行車的門店。那時候,大陸還是一片藍海。如今,捷安特在大陸的專賣店已有約3000家。

  40年間,無數的林清發從島內西進,跳入大陸這片藍海。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已達10.58萬個。而從輕紡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到石化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産業,再到電子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産業……大陸“跳躍式發展”讓臺商也得到了難以置信的成長速度。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懷著“從零開始”的夢想,和老一輩臺商一樣,勇敢跨越海峽,在大陸白手起家,成為“新世代臺商”。

  林清發在不同場合都常説一句話:“臺商腳下就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市場。”臺玻武漢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朝鎔算過一筆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的人口總和是臺灣人口的10倍以上,而“武漢正是輻射中部四省的通衢”。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臺商大有可為。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大陸持續快速穩定發展,臺商的事業版圖也不斷拓展。臺商獲得長足發展,與大陸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和提供的政策協助是分不開的。例如,為幫助臺青發展,國臺辦已在20個省市授牌設立了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這些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的重要平臺已形成初步集聚效應。

  近年來,大陸民眾消費力提升,內需空間受到臺商普遍關注,服務業成為他們轉型發展的新領域。“呷哺呷哺”“鼎泰豐”“天福茗茶”“寶島眼鏡”等眾多的臺灣品牌已為大陸民眾熟知,受到廣泛青睞。隨著時代樂章的起承轉合,臺商們再一次抓住了機會。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