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逾3000億專項基金加速進場 民企融資迎春

2018-11-21 09:1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民營企業發展遭遇的融資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近兩個月,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化解企業融資難題。緩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紓困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當前經濟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記者粗略統計,從金融機構到各地政府,當前逾3000億元的紓困基金正在加速進場。專家表示,這些資金的運作使用應堅持市場化原則,更重要的是,建立民營企業融資長效機制勢在必行。

  政策暖流涌動 

  針對民企發展困境,中央喊話的層級之高、政策落地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種種跡象顯示,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已經成為當前經濟金融工作的重要內容。

  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對於中國經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徵,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産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傳遞出的訊息顯示,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其中針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出,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願貸的問題。要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發揮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股權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對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有關方面和地方要抓緊研究採取特殊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避免發生企業所有權轉移等問題。對地方政府加以引導,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嚴格防止違規舉債、嚴格防範國有資産流失前提下,幫助區域內産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紓困。要高度重視三角債問題,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

  此前10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則指出,當前經濟運作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會議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11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聚焦于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會議指出,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援力度,切實做到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要拓寬融資渠道,激發金融機構內生動力,解決不願貸、不敢貸問題。會議還決定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使金融更好支援小微企業和“三農”。此前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也強調,特別要聚焦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實施好民企債券融資支援計劃,研究支援民企股權融資等。

  11月8日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強調,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要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推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部委層面,這一工作也成為重中之重。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多個部門密集發聲並出臺相關政策,落實中央的政策要求。對於這些措施的落地情況和效果,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近日還派出督導組,兵分七路,進行實地督導。

  社融陷入低谷 

  在當前民營企業發展轉型所遭遇到的困難中,“融資的高山”最為引人關注,由此衍生出了債務違約、股權質押等一系列風險。2018年以來,民企尤其是上市民企股權質押平倉、信用違約事件頻頻發生,凸顯出當前民企的融資困境。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民企的股權質押平倉事件屢屢發生,且往往會引發個股的踩踏式下跌,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心腹大患”。萬和證券研究顯示,當前股票質押總體規模達4.61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10.32%,其中場內質押規模為2.10萬億元,佔比45.56%。A股擁有未解押股票質押的公司為3542家,佔A股總上市公司數量的99.13%。

  東吳證券表示,根據交易所披露數據推算,目前場內的存量融資餘額已降至1.44萬億元。據其推算,股價下跌導致場內的履約擔保率降至歷史新低的149%,風險升級。同時融資環境收緊令大股東面臨資金壓力,預計今年四季度為股權質押到期高峰,估算將到期融資金額約3426億元,展期面臨壓力。

  從債券市場來看,基本麵條件和金融條件的雙重收縮已經使得民企成為債務違約高發群體。數據顯示,2018年10月債券市場共有7家發行人首次發生違約,均為民營企業。今年下半年以來,違約增多疊加交叉違約條款的觸發,民營企業債券違約規模快速上升。

  無論是股權質押平倉還是債務違約,均凸顯出當前民企面臨的融資困境。東北證券研究顯示,目前的民企利差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具體來看,其高於2012年4月以來80%以上的時期,僅次於2014年二季度、2016年下半年,與2017年8至10月相當。另一方面,當前民企的盈利能力雖不及2012年,但融資成本卻更貴。與此同時,儘管今年社融債券融資較去年大幅改善,但民企債券累計凈融資卻較去年嚴重惡化。今年1至8月,民企累計凈融資1877億元、國企累計凈融資15541億元,而去年同期數據是民企4508億元、國企2142億元,前年則是民企8696億元、國企19366億元。分析表明,當前民企債券融資能力已退化至2012、2013年的水準。

  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認為,前三季度,儘管有新增人民幣貸款的增加和直接融資規模的擴張,但是由於表外融資下降速度之快、規模之大,遠遠抵補不了,從而帶來社融規模的大幅下降,這就構成了社融的缺口。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表外融資減少近5萬億元,但是貸款和直接融資的增量只有2萬億元,整體社融的“融資缺口”接近3萬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是主要的受影響主體,因為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大部分流向民營企業。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規模僅為2.5萬億至3萬億元。

  各路資金馳援 

  當前,整個金融體系正在全面行動起來,全力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實中央支援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要求方面,此次各個地方政府、地方國資委表現得尤為積極。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從債券、信貸、股權三個融資主渠道,採取“三支箭”的政策組合,支援民營企業拓寬融資途徑。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表示,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實現“一二五”的目標。近一段時間以來,四大行先後出臺支援民企融資的政策,工商銀行與百家民營骨幹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中國銀行發佈支援民企20條,農業銀行發佈支援民企融資22條,建設銀行發佈支援民企融資26條。

  11月16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主持召開部分證券公司負責人專題座談會,會議要求行業進一步發揮市場仲介的專業力量,繼續以市場化、專業化、多樣化方式,儘快、務實、有效地服務和支援具備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走出困境。近日,證監會還組織開展交易所債券市場信用保護工具業務試點,促進民營企業融資。

  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消息顯示,截至11月12日,共有11家證券公司設立的11隻證券行業支援民企發展系列資産管理計劃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成立規模總計228.21億元。中基協還表示,下一步大力支援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發揮資産管理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支援具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渡過難關,長期健康發展。除此之外,一些券商還發起設立了基金紓困民企融資。銀河證券成立600億元銀河發展基金,由銀河證券牽頭,聯合央企、地方國企、金融投資機構、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等共同發起設立銀河發展基金(母基金)。基金會設立針對紓緩股權質押困難的專項子基金,以幫助化解民營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流動性困境為主要投資方向。

  險資方面,11月9日,新華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景星”系列專項産品在中保保險資産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完成登記,該系列專項産品目標總規模100億元,旨在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化解優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在此之前,國壽資産、太平資産和人保資産已經先後設立了紓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專項産品,目標規模分別達到200億元、80億元和300億元。此前,銀保監會發佈《關於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確認允許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産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地方層面,迄今為止包括深圳和北京在內,山東、福建、四川、安徽等多個省市的地方政府和國資委均已出臺相關馳援政策,以市場化的形式開展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風險的馳援行動。

  11月15日,山東省國資委表示,山東國惠、中泰證券將聯合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約40億元的資本市場紓困基金,由債權、股權兩類基金組成,其中債權基金主要化解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風險,股權基金用於上市公司健康發展,也用於通過協議受讓、大宗交易受讓大股東股份。

  北京市近日推出一批支援民營企業融資紓困的硬招。對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問題,建立了“股+債”的支援方案。市、區和社會資金基金共同建立總規模超過350億元的紓困“資金池”,支援上市企業開展股權融資。鼓勵北京地區符合條件的平臺和機構,在滬深交易所發行紓困專項債,支援民營企業進行債券融資。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擴大市級融資擔保基金到100億元,設立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設立70億元的再貼現額度專項支援民營和小微企業,繼續用好3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額度。在此之前,北京海澱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援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等。

  11月13日,安徽省最大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安徽省投資集團與海通證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共同發起立足安徽、面向長三角的“長三角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基金”。該基金計劃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30億元,安徽省投資集團負責籌集15億元,海通證券負責在滬等地籌集15億元入皖。據了解,該基金短期目標是為了緩釋安徽等長三角區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助力民營上市公司走出困境。

  浙江省國資與農銀金投、農行浙江分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有限合夥基金協議》,開啟“浙江省新興動力基金”的發起和設立工作,合作投資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主要投向浙江省內上市公司特別是民營上市公司,用於緩解企業債務壓力,化解近期金融市場風險。據了解,浙江省正研究制定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困難的行動方案,將採取多種方式化解民企流動性風險。

  市場化解困 

  專家表示,各路紓困資金使用應堅持市場化原則。更重要的是,當前已公佈或實施的政策措施,多數用於民營企業融資的暫時紓困,建立民營企業融資長效機制勢在必行,核心在於建立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

  近一段時間以來,為了解決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中央及相關部門果斷行動,對民營企業進行幫助,其中特別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不過,也有一些市場聲音擔憂這些行動可能造成銀行資産品質的下降,給金融體系帶來新的風險。有專家表示,這一觀點沒有充分認識到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對我們當前實現“六穩”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到民營經濟在中國高品質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沒有認識到我們當前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推出的各項政策並不是“大水漫灌”。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針對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推出的政策,既不是“運動式”的,也不是“大水漫灌”。根據中央的精神,要對地方政府加以引導,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嚴格防止違規舉債、嚴格防範國有資産流失前提下,幫助區域內産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紓困。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此次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風險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的問題,雖然有臨時性的措施,仍是以市場化、法治化為主導的,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負債水準合理、履約記錄良好的民營企業提供和國有企業同樣的信貸支援,避免了行政干預和道德風險,並且注重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長效機制。(吳黎華)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