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8-11-08 10:13: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給我國發展帶來的諸多挑戰,以及營商環境中依然存在的不少短板和不足,還要下大氣力將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推出的各項改革措施,要看程式能不能走通,要考慮政策措施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和相互間疊加效應,要讓企業和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據世界銀行日前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78位大幅躍升至46位,首次進入世界前50位。報告認為,在過去一年裏,中國為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數量創紀錄,位列今年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全球前十。

  營商環境的改善,動力在於改革。近年來,我國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賦予市場主體更多主動權;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打通資訊孤島,讓更多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和公正性;在過去幾年大力減稅降費基礎上,今年又密集出臺了降低增值稅稅率、留抵退稅等多項措施,預計全年可減輕稅費負擔1.3萬億元以上……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讓市場更有活力和吸引力。前三季度,我國市場新主體大量增加,新登記註冊企業數超過500萬戶,日均超過1.8萬戶。前三季度,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922家,同比增長95.1%;實際使用外資6367億元,同比增長2.9%。

  成績可喜,還需保持清醒。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給我國發展帶來的諸多挑戰,面對營商環境中依然存在的不少短板和不足,面對企業對減負的強烈期盼,還要下大氣力將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

  力度要更大一些。當前,我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又給一些企業帶來了困擾。在這種情況下,更需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釋放更多政策紅利,讓企業有切實獲得感。應在確保既定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的同時,抓緊研究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和降低社保費率的具體辦法,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大仲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創新要更多一些。各地營商環境具有差異性,需要立足實際,創新思路、方法和對策,積極作為、勇於創新,形成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氛圍。國務院辦公廳此前通報了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比如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限時聯合驗收改革、“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推行“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等。各地應持續創新,不斷探索新方法,用科學高效的“千方百計”謀求營商環境的“精雕細琢”。

  眼光要更遠一些。當前,各國競相打造更為寬鬆便利的營商環境,以增強國家競爭優勢。我們需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對標國際提升投資便利化水準,保護外資合法權益。在跨境貿易方面,世行報告點讚中國“單一窗口”建設。當然,我們還需放眼國際,著眼未來,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進一步提升外商投資環境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準。

  舉措要更實一些。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只盯著政府內部的評比考核,應聚焦企業和群眾的實際感受。推出的各項改革措施,要看程式能不能走通,要考慮政策措施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和相互間的疊加效應,要讓企業和群眾真正得到實惠。政府部門要強化“店小二”服務精神,“打開門”“俯下身”“心貼心”地傾聽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困難企業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難點痛點堵點。

  在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産安全6個方面政策舉措,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動力,也為下一步營商環境的優化指出了明確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這條沒有終點的路上,我們應繼續奮力前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