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措並舉化解中小企業股權質押風險

2018-11-06 08:48: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 (記者 溫濟聰)11月1日,在北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對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有關方面和地方要抓緊研究採取特殊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避免發生企業所有權轉移等問題。

  股權質押交易定位於解決中小型、創業型上市公司股東融資難的問題,目前,股權質押風險雖然總體可控,但仍不容忽視。除了加快落實相關部門的各項紓困舉措,還要多措並舉加快從源頭上化解中小企業股權質押風險。

  風險事關財務成本及資金鏈

  股權質押,屬於一種權利質押,是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約定,出質人以持有的股份作為質押物,當債務人到期不能如約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就股份折價受償,或將該股份出售並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方式。

  截至10月末,A股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參與股權質押的約3500家,佔上市公司總數超過97%,幾乎所有中小民營上市公司均參與了股權質押,目前股權質押數量佔總股本的比重接近10%,市值超過6萬億元,佔兩市市值超過10%。

  記者走訪調研多家民營上市公司發現,雖然股權質押風險總體可控,但也存在一定潛在風險。

  神州高鐵董事長王志全告訴記者,該公司大股東目前不存在股票質押平倉的風險,但公司股權比較分散,不少持股在0.5%至5%的股東存在比較大的資金壓力,少數信託産品的平倉可能對股價形成負面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股權質押具有以下風險:第一,增加了部分企業額外財務負擔。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所長表示,股權質押的主要風險項在於股權與其他不動産、動産及權利相比,其價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因此股權質押的擔保功能具有相對不穩定性。在股權貶值時,股權擔保利益便會受到影響;同時出質人因喪失了對設質股權憑證的佔有,在股權貶值時難以及時採取救濟措施。

  第二,股權質押會影響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當中小企業的股權質押風險爆發時,其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質押及其他融資行為會受到影響,而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的間接融資往往是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意味著一個與公司自身經營相關性相對較弱的風險項的爆發會施壓影響到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上,提高其融資成本,進而影響其資金鏈。”北京理工大學資訊披露與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永冀説。

  舉措密集有力助企業解困

  近年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和轉型的火山。針對“融資的高山”,近期,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等部門相繼推動設立紓困基金、資管計劃、險資專項産品,幫助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陷入經營困境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紓解股權質押困境。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科學合理地做好股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管理,在質押品觸及止損線時,質權人應當綜合評估出質人實際風險和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採取恰當方式穩妥處理。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産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為紓困專項債建立審核綠色通道,同時建立健全高收益債券、股債結合産品的制度安排,完善債券市場配套制度安排,更好地發揮深化交易所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助力民營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完善機制,從源頭化解風險

  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市場、融資、轉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需要在發展中得到解決。那麼,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業內人士提出,當前,除了加快落實相關部門的各項紓困舉措,還要多措並舉,加快從源頭上化解中小企業股權質押風險。

  首先,用市場機制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尤為必要。“一方面,股票質押的爆倉和違約均屬於市場行為,政府所需做好的是制定遊戲規則和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股票質押多見於使用高杠桿的上市公司,對於那些落後産能行業的企業,不應一味支援,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化作用,讓市場來決定是否應進行資金支援。”張永冀表示。

  其次,為了化解股權質押風險,避免發生企業所有權轉移等問題,當前亟需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市場監管制度和投資者保護機制。張永冀認為,部分企業股權質押後,股權質押人並沒有把資金用於經營,而是挪為他用,所以規範股權質押資金使用的透明度非常必要,股權制衡有助於強化高管對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的監督,緩解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利益衝突。

  再次,完善銀行與中小企業間的擔保機制也是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的有效途徑。匯研匯語資産管理公司CEO張強表示,銀行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都較為謹慎,主要原因是小企業運營風險大,對銀行的資産品質會産生諸多不利影響。關鍵是在銀行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擔保單位,難以形成健全的擔保機制,可見增強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完善銀行與中小企業間的擔保機制是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的一條有效途徑,這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引導和建設。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