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紅“翻車”,原因幾何?

2018-10-24 10:2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幾年,隨著各類社交媒體、網路直播和移動短視頻的發展,“網紅”在網際網路空間迅速崛起。然而,自這個群體誕生之日起,其負面新聞就屢屢見諸報端,“抖音一姐”莉歌惡搞國歌、鬥魚主播陳一發兒調侃抗日、快手第一網紅“Mc天佑”描述吸毒……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各色網紅仍屢屢“翻車”,這究竟是為何?

  某些網紅在事後的道歉信中説,“歷史知識匱乏、法律觀念淡漠”是錯誤行為産生的主要原因。事實果真如此嗎?她或許不知道《國歌法》中的具體條款,但難道感受不到惡搞國歌對國家的褻瀆?她可能不清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具體細則,但連抗日戰爭對民族的傷害也茫然不知?素質低下,也許是個別網紅行為失范的重要原因,但更值得思考的是某些網紅在流量誘惑下鋌而走險的僥倖心理。

  事實上,網紅頻頻翻車,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Web4.0時代的到來將網際網路技術開放、連接、共用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為草根階層提供更大的展示平臺的同時,也更難把控新入場的參與主體的屬性特徵,難免産生魚龍混雜的情況;二,網際網路的變現模式始終以流量為核心,這促使內容生産者在注重用戶體驗的同時,傾向於迎合低級審美、偷窺慾望和獵奇心理,進而誘發違規操作。

  當然,對網紅群體也要區別來看。他們中的很多人不乏“正能量”,一些人用自己的特長和影響力幫助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技能等等,這些是值得鼓勵的。

  減輕網際網路技術負面效應的關鍵在於建立健全監管機制,而監管的責任主體則是各網路平臺。網際網路網紅群體中的種種亂象,很大程度上是網路直播平臺缺少明確的行業規範導致的。從源頭上看,應當適當提高行業門檻,對網紅的從業資質進行審查;從運營上看,要加強行業規範培訓和職業技能指導,提高網紅的法律意識;從整頓上看,平臺應當主動發現問題,對不同程度的問題精細化處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教育,而不僅僅是遇到問題一封到底。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網紅産業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最新的統計,目前中國的網紅粉絲數量已經達到了5.8億人,有專家預測,2018年網紅産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對於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和産業規模,只有遵循法律法規,堅持行業自律,網紅經濟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