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10-22 10:18: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編者按: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五屆年會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年會召開期間,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邀請四位國際政要共聚世界文化遺産——故宮博物院,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展開文化對話,共同討論當今世界面臨的挑戰。

  中國日報10月21日電(記者 曹德勝)針對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亞塞拜然副總理阿利·阿赫梅多夫、義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波蘭前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和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伕等國際政要一致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契合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望,呼籲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共同應對挑戰。

  讚賞全球治理中國理念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亞塞拜然共和國副總理阿利·阿赫梅多夫 

  阿赫梅多夫認為,共用太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人類面臨著共同的問題和挑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非常重要,是我們共同努力致力於美好未來的方向。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習近平主席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這個植根于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理念,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一起,構成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

  阿赫梅多夫説,世界在變化,各國應有共同的願景,習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一個願景,按照這一方向來調整,世界會變得更加和平、穩定、繁榮。

  2017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首次載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反映了國際社會共識;在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被寫入黨章;今年3月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被載入憲法。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向世界的莊嚴承諾,就是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在沙拉伕看來,和平、安全、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他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各方增進理解,增加共識。

  科莫羅夫斯基對此深表贊同,認為世界各國人民都希望更加安全、更加自由、更加富裕,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世界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大家應該共同努力建設美好未來。

  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名譽主席、義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 

  普羅迪對當今世界秩序深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困擾而深感憂慮。他認為,世界矛盾、衝突不斷,特別是正在持續的貿易摩擦,將對國際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合作産生負面影響。他説,當今世界面臨種種挑戰,如地區衝突、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貧富分化,同時現有國際體系也遭受威脅,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

  阿赫梅多夫也表達了同樣的擔心,他指出,一些國家不遵守國際秩序,為了一己之私而犧牲別國利益,甚至淩駕於國際規則之上,不利於世界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分析國際形勢時曾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和格局以及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複雜演變,二戰後建立的以聯合國為核心、以多邊主義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正在受到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挑戰。各國都在思考,應如何維護二戰後建立的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如何推動國際關係朝著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如何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推動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合作,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阿赫梅多夫認為,要改善和發展全球治理體系,確保國際規則的嚴肅性、權威性,各國都應當尊重、遵守國際規則。沙拉伕認為,現有國際秩序深刻調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對於廣泛凝聚共識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各國增強互信、共同發展。

  捍衛多邊體系和自由貿易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波蘭前總統 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 

  美國政府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旗號,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對外政策,不惜犧牲別國利益和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為世界經濟復蘇投下陰影。四國政要一致呼籲,要堅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致力於推動多邊貿易體制,推進自由貿易和開放型經濟。

  阿赫梅多夫説,亞塞拜然堅決支援多邊貿易體系,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普羅迪指出,多邊主義至關重要,應當堅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貿易保護主義必然會帶來經濟下滑,就業機會減少。他説,只有多邊貿易體系可以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各國都應加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否則將給世界帶來災難。

  科莫羅夫斯基認為,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首要任務是如何減少貿易保護主義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危害。他説,作為歐盟成員國,波蘭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促進文明交流互學互鑒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伕 

  四位資深的政治家都強調國家之間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指出要推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鑒。

  普羅迪指出,要擴大民間交往,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參與其中。他以留學生的交往為例,説明民間交流對於促進文化交融,使具有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理解的重要性。特別是面對世界的不確定、不可預測,普羅迪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應對風險和威脅,他相信人們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

  阿赫梅多夫説,古絲綢之路促進了不同文明的交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了交通、物流、網際網路等多種現代化手段的支援,更有助於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不僅體現在貿易的增長,更體現在文化的繁榮。

  沙拉伕認為,在世界各國依存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應當通過文明對話和民間交流共築“全球和諧夢”。

  科莫羅夫斯基也指出,文明對話是構築全球安全、國際合作和世界發展的前提。他説,文明對話會把不同種族、語言和宗教信仰的人們凝結在一起。

  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同繁榮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科莫羅夫斯基把“一帶一路”倡議比作世界人民溝通的橋梁,這不僅促進經濟、物流、運輸方面的合作,也促進文化、科技、文明的交流。

  沙拉伕也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認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他説,“一帶一路”倡議不只是基礎設施項目,更是縮小發展差距、最大程度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橋梁。

  自從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在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的指導下,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理念轉變為行動,並結出豐碩成果,造福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訂了118個合作協議。

  普羅迪説,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向世界展示其負責任、建設性的引領作用。他指出,儘管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困難,但“一帶一路”建設無疑對中國和世界都是機遇。

  阿赫梅多夫説,亞塞拜然積極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將本國的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實現合作共贏,特別是依託其獨特的地理優勢,發揮交通、物流和商務中樞的作用。他同時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可以促進亞塞拜然鐵路和海洋運輸經濟,也將通過民間交流繁榮亞塞拜然的文化。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改變世界,促進世界的經濟結構的優化和文明發展。他期待“一帶一路”倡議有力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從而促進世界共同繁榮。

  中國給世界帶來機遇 

相聚故宮,四國政要共話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國政要高度讚賞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認為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機遇。

  沙拉伕説,他對中國的驚人變化印象深刻,特別是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國在過去近40年的持續奮鬥讓7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佔世界減貧人口的70%,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中國成為第一個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中國正致力於推進精準脫貧,確保貧困人口在2020年前如期脫貧。

  沙拉伕説,中國的成功應歸功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他希望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科莫羅夫斯基認為,中國40年來的驚人變化不僅意味著人民變得更加富裕,而且意味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他説,中國需要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影響來造福世界。科莫羅夫斯基高度評價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16+1”框架內的合作,認為該合作是大國與小國合作的典範,將有力地促進中歐關係的發展。

  沙拉伕盛讚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友誼和互利合作,認為習近平主席在9月份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的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以及在峰會上宣佈的中非合作八大舉措將給非洲帶來巨大改變。他説,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的合作也勢頭良好,成果豐碩。

  (圖片拍攝:鄒紅、馮永斌、朱興鑫)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