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黃金周北京樓市“涼意”來襲 一線城市延續低迷成交

2018-10-08 09:45: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今年小長假,樓市的表現與往年不同,不但沒有“金九”,也難現“銀十”。記者走訪北京各大房屋仲介發現,在越來越密集的樓市調控政策下,北京樓市成交持續低迷,部分門店的交易量甚至下降了70%左右。

  一位西城區的房産銷售顧問向記者介紹,“今年黃金周假期看房的情況與平常沒有區別,並未出現購房者利用假期大規模看房的現象。”談及目前手裏的客戶情況,他表示,“看房的人還是有的,但大多數都處於觀望狀態。”

  一位正在看房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對於我們這種還未在北京買房的人來説,心情肯定是忐忑的。一方面,後悔沒有提前買入,購房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還是希望等到房價處於相對低位時再出手。”

  根據中原地産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整體樓市平穩,市場逐漸出現了高位回落的現象,北京新建住宅國慶前6天網簽55套,二手房住宅網簽37套,一線城市延續了超過一年的低迷成交量。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昨日對記者表示,北京樓市成交量低迷,不代表市場需求不足,而是經過推行“認房又認貸”等政策,市場得到了有效調控,回歸平穩的狀態。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黃金周樓市的表現預示著中國樓市正在走入新的模式,邁向新的起點,迎來新的更加“宜居”的未來。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北京市政府為了遏制房價上漲,樓市調控持續加碼。9月13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三大目的,一是提高首付比例;二是二套房認房又認貸;三是貸款額度與繳存年限掛鉤。

  對於下一步北京調控政策該如何進行,嚴躍進認為,若後市成交持續低迷、土地流拍現象增多,北京市房地産政策應會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下有所放鬆,進行微調以刺激潛在購房需求,例如維護公積金購房、人才購房等措施。(記者 孟珂)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