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消費提質升級助推高品質發展——中央出臺意見促進消費釋放重要信號

2018-09-25 09: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以消費提質升級助推高品質發展——中央出臺意見促進消費釋放重要信號

  陳煒偉、安蓓、初杭

  消費是中國經濟穩定運作的“壓艙石”,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近日印發,為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明確了主攻方向。專家認為,系列部署有利於激發消費潛力,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消費提質升級助推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我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水準不斷提高,消費結構改善優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

  數據顯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3年保持在50%以上。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專家分析,中央此時出臺意見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有利於發揮消費對於經濟運作“穩定器”的作用。特別是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有所增加的背景下,更要持續激發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從長遠看,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是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居民消費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必然要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要加快形成以消費為引領的發展方式,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進一步擴大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不僅可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能力,還能起到對發展方式轉變的導向作用,以消費升級引領經濟轉型,實現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發展。

  “雖然我國消費增速快於世界主要經濟體,但由於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著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短板,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還不能被有效滿足,也影響了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更好發揮。”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蘊説,意見對補齊消費發展的制度短板進行了頂層設計,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明確主攻方向做大做優消費市場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專家認為,意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將有效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激發市場潛力。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看來,我國居民消費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産品轉向更多的服務消費、從模倣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的趨勢特徵。

  意見提出,要促進實物消費不斷提擋升級,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為消費提質升級明確了主攻方向。

  “服務消費成為當前居民消費增長最快、熱點最多、潛力最大的領域。”王微分析説,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持續壯大,成為服務消費增長的強大動力。同時,我國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老年人群更加關注生活品質,文化、娛樂、健康、養老等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此外,更多年輕人願意為個性化、高品質的服務付費,也是我國新興服務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力量。

  隨著“網際網路+”向傳統消費領域滲透融合,新興消費發展勢頭迅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研究部主任趙萍説,新興消費給市場帶來新鮮血液,新商品、新業態、新服務、新技術正在成為消費增長的重要亮點。

  對此,意見也明確,要積極培育網路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慧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

  “要引導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要建立健全適應平臺模式、共用經濟等創新發展的法律法規,政府要積極提供一些制度供給。”劉宇南説。

  解決“痛點”“堵點”釋放消費潛力

  當前,消費領域發展仍然存在“痛點”“堵點”。劉宇南分析,重點消費領域市場還不能夠有效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監管體制也不能很好地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迅速發展,品質和標準體系仍然滯後於消費提質擴容需要,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未能有效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消費政策體系尚難以有效支撐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預期的改善。

  專家分析,要進一步促進消費,就必須著力破除這些體制機制障礙。除了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讓消費者“願消費”,也要營造安全放心環境讓消費者“敢消費”,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讓消費者更加“能消費”。

  在消費環境方面,意見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高層次、廣覆蓋、強約束的品質標準和消費後評價體系,強化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提高消費者主體意識和維權能力,創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在服務消費領域,王微認為,要深化服務業相關領域的準入和監管改革,建立服務品質標準和消費後評價體系,構建服務消費統計監測體系。

  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跑起來”。王蘊認為,重點是完善有利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製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此外,考慮經濟增長情況,適應性提高居民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保障水準。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