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榮耀60年:寧夏經濟社會實現全面發展

2018-08-13 22: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對幸福的寧夏母子在美麗的花海間休憩。(台灣網 黃曉迪 攝)

  台灣網8月13日銀川訊 (記者 黃曉迪)13日上午,“塞上江南·神奇寧夏——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第十四屆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活動啟動儀式暨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介紹會在寧夏銀川舉行。

  會議由自治區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王瑋主持,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楊繼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趙明霞,自治區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兼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郝留虎,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劉學智等出席並講話。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寧夏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的寧夏,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正義嶄新的姿態邁入新時代。

  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郝留虎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固定資産投資情況及重大項目建設情況等三個方面介紹了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他表示,五年來寧夏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6%;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1.7萬億元,是五年前的2.3倍。全區固定資産投資從1958年的9300萬元提高1978年的4.3億元,到1998年過百億、2009年過千億、2014年過三千億,2017年完成投資3813億元,是1958年的4108倍、1978年的893倍。

  在重大項目方面,郝留虎提到,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間,自治區共實施國家智慧鑄造産業創新中心、高端智慧控制閥等9個重點項目;交通方面建成了“三環四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全區公路總里程達3.46萬公里,公路網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水利領域五年累計完成投資332億元,建成了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黃河寧夏段防洪、中南部脫貧攻堅7座水源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資訊産業領域五年累計完成投資234億元,全區光纜線路長度達到近20萬公里,銀川、吳中、固原、中衛更被列為“寬頻中國”示範城市。

  此外,自治區的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從2007年起,連續12年實施民生計劃,70%以上的財力用於改善民生。自治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也得到加強,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4%,治理水土流失,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同時完成了2362個村莊綜合整治,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覆蓋。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談及寧夏旅遊資源時,趙明霞介紹道,寧夏集中了我國的大山、大河、大草原、大沙漠、大湖泊,在旅遊界享有“中國景觀的微縮盆景”之美稱。

  她表示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寧夏搶抓作為繼海南之後全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大機遇,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發展模式,把全區作為一個大景區規劃建設,全力打造西部獨具特色旅遊目的地。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時明確指出,“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為寧夏全域旅遊發展指明瞭方向。

  2017年全區接待國內外旅遊者總人數3103.1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1.73%;實現旅遊總收入277.72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0.41%。旅遊業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超過8%,正式跨入到自治區戰略性支柱産業行列。

  有“世界沙都”之稱的沙坡頭打出了“寧夏歸來不看沙”的旅遊品牌;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中國旅遊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典範;寧夏北有賀蘭山、南有六盤山,更有母親河黃河的溫存與厚愛;此外寧夏還被譽為“中國長城博物館”,歷代修築過的長城約計1507公里。

  趙明霞還將寧夏特點概況為“三不兩無一適宜”,“三不”——位置不東不西(中國版圖中間),海拔不高不低(平均海拔一千米),氣溫不冷不熱(年平均溫度7度);“兩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適宜”——適宜人居住和創業。

  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劉學智提到,寧夏扶貧開發始於1983年,主要經歷了“三西”農業建設(1983-1993年)、“雙百”扶貧(1994-2000年)、千村扶貧(2001-2010年)、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2011-2015年)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6年至今)五個階段。自治區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30多年來堅持不懈、持續發力,實現了從輸血式、救濟式扶貧向造血式、開髮式扶貧轉變,從分散幫扶、普惠扶持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轉變,形成了黨政主導、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全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30萬人。

  他表示,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建立健全脫貧攻堅目標、責任、政策、投入、監督、考核體系,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到2017年底,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101.5萬人減少到23.89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5.5%下降到6%,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193元增長到8347元,貧困群眾生活水準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2018年,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的喜慶之年。本次主題採訪活動將通過一系列高品質、高頻次的宣傳,展現寧夏60年經濟社會發展巨變,把寧夏故事講到大江南北,讓寧夏聲音傳遍五湖四海。(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