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中國新勢力 大宗供應鏈企業密集上榜
近日,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中國上榜企業增至120家,僅次於美國(126家),遠超日本(52家)。梳理榜單可以發現,中國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近兩年密集上榜,繼2017年新增3家(廈門國貿、廈門建發、新疆廣匯)之後,今年又有雪松控股、象嶼集團兩家上榜。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正成為世界500強中國陣營的一股新興力量。
若算上已上榜多年的大宗貿易類企業中化集團、中糧集團、中國航空油料集團,今年上榜世界500強的大宗商品領域中國企業已達到11家,約佔中國上榜企業總數的10%。分析認為,借力中國經濟政策,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正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崛起。
行業邁入整合階段,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優勢
多年來,名列世界500強的中國大宗供應鏈企業,僅有來寶集團(總部位於香港)、天津物産集團和浙江物産集團(後改名為物産中大集團)三家。這一情況,一直維持到2017年。廈門國貿、雪松控股等5家大宗商品供應鏈巨頭,在兩年內集體登上世界500強榜單。
《財富》世界500強的排名體系以營收為導向,對於現金流充沛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類企業,具有天然優勢。但其在近兩年密集上榜,與行業形勢亦有關聯。
隨著中國由投資和重工業驅動型經濟體轉向消費和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大宗供應鏈企業依附需求量的高增長和賺差價的貿易模式已難以為繼。2015年以後,行業規模增長已放緩至個位數,企業分化加劇,行業邁入整合和變革階段,領先企業迅速擴大營收規模,向更高階段的流通服務商轉型,形成更高的議價能力和供應鏈服務能力,達到更高水準的規模經濟。
例如,2014年各家銀行對金屬貿易收縮貸款,大量的貿易商被迫倒閉或退出市場,其退出後的市場空白在2015年後迅速被優秀的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填補,2017年新上榜的廈門建發、2018年新上榜的雪松控股,均屬此類。
與此同時,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行業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和網際網路不斷創新,為供應鏈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機。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以往“散、亂、小、差”的貿易商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提升。
從“利潤薄”到“大而強”
中國大宗供應鏈企業集中上榜世界500強,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興力量。但與國際大宗巨頭相比,除了個別企業冒尖外,中國大宗供應鏈行業整體仍然呈現出“規模大、利潤薄”的短板。
常年位居世界500強前列的大宗供應鏈巨頭嘉能可(排名14位)、托克集團(排名32位)是公認的行業標桿。嘉能可2017年營收2054億美元,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産收益率分別為2.8%和4.3%。托克集團2017年營收1364億美元,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産收益率為0.6%和1.7%。
與其對比,8家上榜世界500強中國大宗供應鏈企業中,來寶集團去年巨虧49.38億美元,有6家與托克集團的銷售凈利率處於同一水準(1%以下),只有今年上榜的雪松控股達到3.3%,超過嘉能可。
凈資産收益率的情況與此類似。有5家中國大宗供應鏈企業低於托克集團,能超過嘉能可的同樣是雪松控股,達到了5.3%。
在經營模式上,中國大宗供應鏈企業正在通過多元化經營的方式,以增厚利潤,實現“大而強”。
比如,廈門國貿將供應鏈管理、房地産經營和金融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廈門建發則以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産開發為主;雪松控股在供應鏈服務的基礎上,做大化工産業板塊,進入國際化工供應鏈市場,同時發展地産、文旅、社區等産業。
分析認為,隨著現代供應鏈的創新應用成為國家戰略,中國大宗供應鏈行業將進入政策紅利期。去年,相關部門首提現代供應鏈,並將其定位於中國經濟發展六大新動能之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則提出,到2020年,將培育100家左右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讓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