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新聞網:標語變遷中的“深圳故事”

2018-07-31 09: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深圳7月26日電 題:標語變遷中的“深圳故事”

  作者 夏守智

  從蓮花山頂極目遠眺,平安金融中心高聳入雲。夜幕降臨,絢爛的燈光秀打破沉寂,點亮城市星空。伴隨光線移轉,“來了,就是深圳人”出現在建築物玻璃外墻上,引來市民一陣掌聲。

  這是參加“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的40名記者來到深圳的“初體驗”。引發市民共鳴的標語,也讓兩岸記者印象深刻。

  文化研究學者認為,標語是特定時空背景的産物,是價值驅使下的聯合。“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話讓許多漂泊的遊子有了家的歸屬,對在深圳就業生活有了更多親近感。而30多年來的標語變遷,也見證著這個經濟特區的發展故事。

  2010年,深圳在建市30週年之際,舉辦了十大觀念評選活動。最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票選第一。據介紹,該標語是時任蛇口工業區管委會主任袁庚于1979年前後率先提出的,彼時被譽為“衝破舊觀念的一聲春雷”。

  在標語激勵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放開了手腳,深圳步入發展“快車道”。從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到第一次土地拍賣、第一次工程招標,這座年輕城市大量先行先試的寶貴經驗成為全國性政策規劃的藍本和參考。

  今天,在深圳街頭,“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依然常見,但更為醒目的是“來了,就是深圳人”。

  這句標語的源頭眾説紛紜,但它和一幢幢高樓一樣,成為深圳靚麗的“名片”。有前來採訪的臺灣記者感慨,深圳成長為創新之都,源於用開放包容態度對待各行各業人才,激發他們的創造活力。

  “來了,就是深圳人”反映的正是這個經濟特區對人才的渴求、對創新的追逐。

  近年來,深圳先後推出“鵬城孔雀計劃”“鵬城英才計劃”等人才激勵政策,吸引國內外人才前來紮根。目前,該市各類人才總量達510萬,佔常住人口比重的40.7%。

  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4.13%,接近全球最高水準;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突破2萬件,佔整個中國大陸的43.1%,連續14年居首位;新興産業年增率15%,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達50%……其中交織出深圳創新發展“圖景”。

  創新帶來顯著成就。深圳早期的代工企業、中小企業,或轉型升級、或成為歷史,取而代之是騰訊、華為、大疆、華大等一批科技創新企業。

  小小標語跨越近40年時光。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來了,就是深圳人”“最美的風景是深圳人”等新標語,體現了深圳從單純追逐發展速度,到注重效益和創新,特別是重視“人”這個構成城市的基本單元的轉變。

  在深圳數日,兩岸記者參訪了諸多企業、機構,遇到的人都充滿活力。他們或許來自四面八方,卻有一個共同標簽“深圳人”。(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