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改革開放造就深圳 臺灣應向大陸學習

2018-07-30 09:40: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image.png

  海外網深圳7月25日電 “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22日至25日在深圳進行。來自兩岸及香港30家新聞媒體的40位記者走訪了深圳博物館、大亞灣核電站、騰訊公司等處,這座伴隨著改革開放茁壯成長的城市,給兩岸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完深圳博物館的改革開放成就展,我深刻體會到,正是因為有了改革開放這麼明智的政策,才有了深圳今天的繁榮景象,也才有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到現代化都市的華麗蛻變。”香港中評社記者徐夢溪感慨。

  “我對深圳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年輕’,不論是深圳的建築、路上的行人,還是我們接觸的受訪者,都讓我體會到這座城市的年輕與活力,這和我在其他城市的感受很不一樣。”中新社記者夏守智坦言。

  廈門衛視記者廖媛表示,採訪期間對深圳的支柱産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創新與活力。“在參觀大亞灣核電站時,我們了解到,二十多年前還需要依靠外國技術支撐的中國企業,如今不但擁有了自己的技術,而且已經將技術輸出到國外,並獲得肯定,這是最值得中國人自豪的地方。”廖媛還説,“走在深圳的大街上,可以看到這裡的民眾生活舒適愜意,我想這離不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對於改革開放,臺灣《遠望》雜誌負責人簡皓瑜有著自己的理解,她認為,改革開放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辛苦的摸索。“改革開放之後,深圳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不過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一些問題,但政府勇於承擔責任並積極解決問題,這是最值得臺灣地區學習的地方。”簡皓瑜是第一次來深圳,這座城市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前就聽説,深圳是大陸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這次有機會來到這裡採訪,通過實地走訪真正感受深圳的發展。此行有機會接觸到在深圳工作的臺商,對於他們在大陸獲得的幫扶措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次採訪過程中也遇到了來大陸實習的臺灣大學生,他們在臺灣獲得的資訊相對較少,能夠有這樣的實習機會,對他們來説很幸運。我想他們回到臺灣也會將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與同學和朋友分享,這也可以幫助臺灣年輕人刷新對大陸的認識。”(海外網 張敏)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