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品質興農開新局

2018-07-25 10:20: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鄭惠原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穩步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産品,截至目前認證登記産品達12.2萬個。同時,加快建立農産品品質安全信用檔案,已有21萬個規模以上主體建立了信用檔案。

  隨著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發展方式由高速增長轉為高品質發展,政策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成為工作重心,農業的品質、品牌、效益穩步提高,品質興農不斷邁上新臺階。

  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穩中向好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結構日益升級,人們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經從關注“有沒有”“夠不夠”到關注“好不好”“優不優”。

  新的發展階段對農業發展有了新的要求,以數量“論英雄”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實施品質興農戰略。為此,農業農村部將今年確定為“農業品質年”,啟動了八大行動,全面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提高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介紹,為提高農業生産水準,各地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綠色化、標準化生産,新制定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302項、農業行業標準125項。穩步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産品,截至目前認證登記産品達12.2萬個。

  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是品質興農的首要一環。“過去,我們對農産品的監測指標是94項,今年增加到122項,增加29.8%,監測的科學性、有效性、權威性、涵蓋性進一步提高。”廣德福説。

  今年上半年,農業農村部共組織兩次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在監測參數增加近30%的情況下,農産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了97.1%。

  “這説明我國農産品的安全水準穩步提高。可以負責任地講,我國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發展態勢。”廣德福説。

  品質興農標準先行

  前不久,“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在山東壽光掛牌成立。在“中國蔬菜之鄉”壽光建設的這個中心,未來將成為我國蔬菜全産業鏈標準整合和研發中心、蔬菜品質安全評估和預警中心、蔬菜品牌培育和品質認證中心、蔬菜資訊交流和技術服務中心,成為全國蔬菜産業技術資訊的匯集地、發散地,全國蔬菜産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制高點。

  而這只是我國不斷推進農業標準化、規範化發展的冰山一角。

  標準是品質的核心,品質興農首先要標準先行。隨著各類農業生産標準的確立,我國農業標準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共制定發佈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2695項,其中國家標準6678項,農業行業標準6017項。國家標準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4140項,獸藥殘留限量標準1548項,飼料安全標準67項,檢測方法等標準757項。

  數字背後,農産品生産有標可依、産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已經成為産業發展的奠基石。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農業生産的標準化,農業農村部正抓緊編制《國家品質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旨在建立一套與實施品質興農戰略相適應的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

  “未來,農業農村部將加快制修訂農獸藥殘留、畜禽屠宰、飼料衛生安全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農産品品質營養標準,清理、廢止與農業綠色發展不適應的標準和行業規範。督促規模經營主體按標生産,建立生産記錄臺賬,同時以生産技術規範制定為基礎,加快綠色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農業生産標準化、綠色化。”廣德福表示。

  走創新興農之路

  農産品品質安全是“産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工作的意見》,推動各地加大監管力度,隨後深入開展了農藥、“瘦肉精”、獸用抗生素等7個專項整治行動,上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49萬人次,檢查生産經營企業76萬家次,查處問題22877起,責令整改8957起,嚴防、嚴管、嚴控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

  “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監管的核心是把專項整治和日常執法監管結合起來。”廣德福説,我們考慮重點是在嚴防、嚴控、嚴查、嚴檢、嚴打這五個“嚴”字上下功夫。

  為保證農産品品質安全,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何安華建議,要加強執法監管力度,加快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從生産、流通到消費,全産業鏈都要保障品質安全。

  走品質興農之路也要走創新興農之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只有加大科技創新,為優質綠色農産品生産流通提供科技支撐;強化制度性供給和創新,探索健全品質興農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才能在品質興農的道路上邁開實質性步伐。

  為推進生産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近年來,各地努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超過300萬個,全國農業生産託管面積達到2.32億畝,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40%以上。而這將成為支撐品質興農的重要推動力。

  “實施品質興農戰略,還需一支專門服務‘三農’的隊伍。首先,從生産層面而言,應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何安華表示。

  《光明日報》( 2018年07月25日 03版)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