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三大央企聯手進入共用出行市場

2018-07-24 09:0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三大央企聯手進入共用出行市場 

  資源整合、合作發展將成發展趨勢 

  近日,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三大整車央企正式簽署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齣行服務公司。三大央企合作推進共用出行業務發展,共用出行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作為未來出行服務的發展方向,共用出行市場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各大中外汽車企業以及眾多新興創業企業紛紛進入這一市場。此次三大汽車央企聯手進入,必將給共用出行市場帶來變革。

  共用出行成“香餑餑” 

  2017年底,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三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汽車全價值鏈運營、拓展海外市場以及探索新商業模式等領域展開闔作。而此次T3齣行公司的建立是該協議內容的又一重大落地項目。

  除出行服務外,三方還將共同探索汽車産業新生態等新商業模式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未來,三方希望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經營産品向經營品牌轉型;從傳統産品向智慧化、新能源産品轉型;從提供産品向服務産品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實際上,共用出行市場已經成為各大整車企業和新興出行服務企業競爭的焦點,眾多國內外整車企業紛紛佈局分時租賃、網約車等共用出行業務。

  戴姆勒公司2008年推出了分時租賃品牌Car2Go,目前在北美、西歐和中國26個城市運營著約1.4萬輛汽車。寶馬成立汽車共用服務公司DriveNow,在歐洲9個主要城市運營著6000多輛汽車。大眾汽車2016年發佈了移動出行子品牌MOIA,近期正式推出旗下共用出行服務“摩捷出行”。

  不僅是跨國汽車巨頭,國內的整車生産企業也相繼大規模進入共用汽車領域。北汽集團旗下華夏出行公司的分時租賃業務已經具有車輛1.8萬輛,目前已佈局北京、昆明、西安、青島、長沙、貴陽等14個城市。計劃今年年底前運營車輛規模預計突破4萬輛,佈局城市數量達到42個。網約車業務的首批車輛也已經交接運營。吉利集團也投資建設了新能源共用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專車,已經在包括北京等國內各大城市運營。

  與此同時,在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此次合作之前,其各自都擁有相應的共用出行業務。東風公司2017年上線了“東風出行·共用汽車”服務平臺,搭建起從租賃到銷售的橋梁。長安汽車成立了新能源出行公司——長安出行,進軍共用出行領域。今年5月,一汽成立移動出行事業部,用於落地一汽出行公司,培育新業務增長點。

  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滴滴出行、Uber、Lyft以及首汽約車、神州專車等一大批專業出行服務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據了解,截至2018年中,全國註冊的分時租賃運營商已超400家,全國運營車輛規模已超10萬輛,共用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據相關機構預測,中國汽車共用出行市場需求旺盛,市場潛力巨大。2018年汽車共用出行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1.8萬億元。

  行業競爭加速 

  根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發佈的《2017年數字化汽車報告動蕩的汽車行業》顯示,到2030年,歐美中的共用出行市場價值分別為4580億美元、4670億美元和5640億美元。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城市交通壓力不斷加劇,加上道路擁堵、停車位緊張、汽車使用率低等問題,都將解決方案指向了介於公共交通和計程車之間的共用汽車。多方數據顯示,共用汽車市場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將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長。也正是如此,共用汽車成為眾多資本追逐的熱點。

  需要注意的是,共用出行是一個重資産行業,目前尚未找到盈利模式,這也為企業的經營帶來了困難。早期一些新興的網際網路共用出行企業已經有不少退出了該市場。如友友用車、EZZY以及麻瓜出行等先後宣佈停止服務。這種重資産的模式讓前期的平臺運營商壓力重重,但卻令傳統汽車廠商發現商機,成為整車企業發展共用出行的優勢。

  新能源智慧化已經成為被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汽車産業的發展方向。而汽車智慧化為共用出行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最大的技術可能,新能源汽車則是汽車智慧化最好的載體。基於此,目前有眾多整車廠和新興出行服務企業紛紛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共用出行服務。尤其是對於整車企業,採用新能源汽車提供共用出行服務,也是擴大新能源汽車銷量,拓展新能源使用的一個途徑。

  同時,共用出行的發展也在加速汽車行業産業鏈的整合。作為共用出行的運營商,滴滴出行也在探索以行業間的融合合作來推進配套設施發展。滴滴出行還提出“共用汽車運營商”的新商業模式。車廠由原本只對個人和家庭銷售産品,賺取的是硬體利潤以及經銷商體系的售後利潤的製造企業,轉變為將汽車産品從單一的硬體價值,拓展到全生命週期的使用價值,在車輛設計階段就與産業上下游合作,重新定義、打造專屬於共用的汽車産品。

  合作共贏成發展趨勢 

  共用出行市場潛力巨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在巨大的成本和競爭壓力下,各整車企業以及整車企業和共用出行平臺之間的不斷合作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

  在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宣佈成立共用出行合資企業之前,賓士和寶馬這兩個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品牌,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兩個對手也宣佈將組建一家各佔50%的股權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共用出行、打車、充電、泊車應用等業務。

  專家表示,共用出行對於傳統車企來説是一次轉型發展的機遇。加強合作有助於車企共同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競爭力。(記者 李志勇)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