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各界熱議海峽論壇與惠臺措施

2018-06-08 08: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6月7日電(記者賈釗、石龍洪)第十屆海峽論壇6日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上,福建省宣佈推出促進閩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66條措施。對於論壇舉辦和最新惠臺措施出臺,臺灣輿論和各界人士給予了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臺灣《旺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工商時報》等主流媒體均大幅報道了汪洋致辭的主要內容,並詳細介紹了福建擴大閩臺經貿合作、支援臺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閩安居樂業等方面的66條措施。《旺報》還推出了7個整版的海峽論壇特別報道。

  《聯合報》在要聞版頭條位置刊載有關汪洋致辭內容的報道,標題重點突出了“重申一中原則”“臺籍、陸籍一視同仁”“要讓臺胞有更多獲得感”等。《中國時報》在頭版刊載報道,標題強調“批‘臺獨’”;而“焦點新聞”版的分析文章則指出,大陸方面“為停滯不前的兩岸關係開啟一扇民間交流對話之窗”,民進黨當局“應正視大陸對臺釋出的善意”,“在不挑釁立場上抓住契機,向大陸釋出更多善意政策,順勢推動兩岸和解大門,才是臺灣民眾之福。”

  《旺報》報道了臺商、臺青對福建“66條惠臺政策”的評價:此舉將促進臺灣中小企業來閩發展,經濟方面的措施可協助臺商開拓大陸市場、佈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關於為在閩臺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則可幫助臺胞落地生根。網路媒體“風傳媒”有關海峽論壇的報道還提及日前廈門推出的惠臺措施,肯定備註各負責窗口和聯繫電話的做法“讓有意前往大陸發展的臺青和專業人士看得到也能找到管道去嘗試西進之路”。

  臺灣好思通人才科技公司總經理吳承鴻受訪時表示,福建惠臺措施含金量很高,對臺灣民眾前去求職、創業很有幫助,相信能夠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赴大陸實習、就業。他還特別強調,“66條”中提出的啟動實施26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對接服務工作,有望將福建打造成臺灣人才前進大陸的“口岸”,進而輻射內地省份。

  臺灣新思集團大中華區營運執行總監鄧稚勤則表示,大陸出臺的惠臺措施讓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的風險大幅降低,比如孵化基地辦公補貼、住房補貼等非常實用。相信臺青赴大陸發展會有更好的前景。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