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輪船如何載著火車跑?中鐵渤海輪渡告訴你

2018-05-09 13:25: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5月8日訊 (記者 魯楠)陸地和海洋、火車與輪渡……這些陸海交通最具代表的元素之間似乎找不到太多交集。若非親身經歷,你或許無法想像“鐵路輪渡”是一種何等神奇的風景。

  中鐵渤海輪渡公司擔當的大連--煙臺鐵路輪渡,是亞洲最長的鐵路輪渡。項目為集鐵路、港口、航運及海上安監等諸多行業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是我國鐵路網東北至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東部沿海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煙大鐵路輪渡的建設和開通,標誌著東部陸海鐵路大通道的全線貫通,形成了銜接兩大半島,輻射東部沿海,連結歐亞兩洲的新通道,開闢了東北至山東及東部沿海地區的最短路徑,使煙臺到大連經鐵路運輸,比繞行山海關縮短距離1,600多公里。

  負責煙大鐵路輪渡工程建設與運營的中鐵渤海鐵路輪渡公司由鐵道部、山東省、大連市和中鐵二局共同出資組建,于2002年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經過三年的艱苦奮鬥,整個工程于2006年11月建成。2009年4月以全優的品質,通過了國家驗收。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工程建設囊括了中國工程建設的所有獎項,包括:火車頭優質工程一等獎、鐵道科技特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等九項大獎。

  公司所建造的渡船,是世界上首次採用第三代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的鐵路渡船,是目前我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安全性能最好、舒適度最佳的火車、汽車滾裝渡船。電力推進技術可以使渡船在航行中快捷地前進、後退、橫移和回轉,保證了頻繁靠出境口的安全。

  作為銜接渡船與港口的棧橋,可以説是中鐵渤海輪渡建設的核心部位,是陸地與渡船連接的重點和“靈魂”工程,由陸區橋和船區橋組成,它採用的是德國PAHL公司與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聯合設計的方案,汲取了許多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並首次採用一對五道岔和首次在梁體上使用120mm厚的橋用鋼板,是中國最先進的鐵路棧橋,南北兩港的棧橋總價值為1.7億人民幣。

  未來,鐵路通道建設的重點是加快“兩鐵”建設,推動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啟動實施環渤海高鐵濰坊—煙臺段,持續提升完善鐵路路網,全面加強與周邊城市、全國高鐵網的對接聯通。積極開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論證工作。

  同時,煙臺市將積極推動中韓鐵路輪渡項目,發揮中方登陸點設在煙臺的優勢,通過藍煙鐵路、德龍煙鐵路直接接入我國骨幹鐵路網,構成新的以“兩頭在外”和“鐵路直通”為特點的連接亞歐海鐵聯運大通道,全面提升煙臺外向型物流發展水準。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