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300萬快遞員,以平凡的勞動詮釋奮鬥和青春

2018-05-04 09: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300萬快遞員,以平凡的勞動詮釋奮鬥和青春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300萬快遞員,以平凡的勞動詮釋奮鬥和青春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中國的快遞業務量超過全世界的四成,中國的快遞員每天要送出1.3億件快遞。中國快遞業之所以能夠不斷書寫新的奇跡,依靠的正是300萬快遞員在風霜雪雨中平凡的堅守、平凡的奉獻,以勞動詮釋著奮鬥和青春。

  快遞界“發明哥” 

  圓通速遞陜西公司員工田追子,堪稱快遞界的“發明哥”:他研發的快遞“神器”節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遞出港時效提升1小時。

  “我了解網點的需求和難點,只有自己動手研發,才能造出最符合使用需求的自動化設備”。田追子説,在基層多年,他非常了解快遞網點實際操作的需求和難點。

  2017年4月,為幫助網點削減開支、提升處理效率,圓通西北管區自行研發自動化設備。田追子和他的團隊用了兩個月時間研發出了上下車自動掃描機、傳送帶自動稱重機等6種智慧設備,可以節省七成人工,節省操作時間1個小時,尤其在生鮮寄遞等新業務中發揮了明顯作用。

  “自動化設備不能過於沉重,要輕巧便於移動。以上下車操作為例,大多數網點的上車和下車操作不在一個地方。如果是直接購買,需要購入兩台功能一樣的設備,但實際上並不需要重復購置。”田追子説。

  田追子説,通過新系統對攬收件的操作流程進一步簡化,系統給每個快件設置編碼,以對應各自的目的地。新手進行簡單培訓後就可以上崗操作,每小時可以處理2400件快遞,效率比原來提高了一倍。

  田追子還研發了三種國內獨有的快遞系統和設備,目前正在申報專利。圓通媽媽驛站自動掃碼設備,可以自動拍攝人臉、身份證、面單詳情、貨物外觀等。攬收上車視覺掃描設備,針對圓通大重量貨物,減少人工和操作環節。流水線自動掃描全景拍照設備,可以自動拍攝每單快遞的面單詳情,提供流水線上的貨物外觀全景彩色照片。

  從開三輪到開飛機的“勵志哥” 

  檢查過一遍指標,儀器表顯示一切正常,調整好座位,繫上安全帶,佩戴好耳麥,左手放在油門桿上……順豐速運廣東公司的趙立傑從12年前的一名普通快遞小哥,成長為順豐速運貨機的一名飛行員。

  2005年,趙立傑大學畢業,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加入順豐速運當起了一名收派員。那一年,淘寶網上線時間不長,會網購用快遞的人並不多。一天下來,他收發的快件也不過20多件。

  2009年,順豐航空正式成立,趙立傑是第一批經過培訓上崗的飛行員。由於民航局規定,貨運飛機的飛行時間為晚8時到次日早8時,趙立傑從此過上了黑白顛倒的日子。

  從大學生到快遞員,再從快遞員到飛行員,很多人驚訝于趙立傑的轉變。在趙立傑看來,跟快遞員騎電動車送快遞一樣,開飛機送貨也是新時代快遞從業者的使命,如今他累計飛行時數近2800個小時。

  深山裏的快遞“拓荒姐” 

  在四川攀枝花、西昌等地,臍橙、芒果等名優特産遠近聞名。由於當地道路崎嶇等交通劣勢,這些品質上乘的土特産往往以低於市場價格的一半賣給外地採購商,有時甚至腐爛在地裏。中通四川西昌公司負責人孫光梅不甘心,她一家家拜訪農戶、地毯式搜索特産,帶領老鄉們走出了一條“快遞+電商”的新致富路,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深山裏的快遞“拓荒姐”。

  今年年初,通過對淘寶、微店等平臺經營模式的研究,孫光梅大膽組建了電商小團隊,專門負責土特産銷售。利用市內、鄉鎮大量末端派送網點的網路覆蓋優勢,分別負責採摘、包裝、發貨、售後等環節,開啟了一條助農之路。

  孫光梅集中精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帶領團隊到西昌市月華、馬道等鄉鎮挨家挨戶拜訪農戶,了解大家的真實想法;二是通過交付定金、給予農戶高於當地批發價等方式,獲取農戶的信任;三是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當地農民需求的代售服務合同,例如雙方約定西昌公司負責農産品前期的宣傳推廣,為農戶配備項目專員,客服人員負責田間瓜果的採摘、發貨及售後跟蹤,專車運送、專人行銷。

  通過充分發揮快遞網點具備的原産地發貨和包裝、倉儲、物流一體化等優勢,孫光梅所在的電商團隊借力微信、淘寶等平臺尋找全國範圍代理,吸引了江蘇、雲南、湖北等省份的20多個代理商加盟。今年上半年,僅芒果、核桃就賣出兩萬多斤,為當地拓展了一條新的致富路。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