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換個角度看世界!研究人員讓AI跟狗學習

2018-04-18 10: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研究人員在狗狗身上安裝感測器與攝影機,以獲得訓練數據。(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4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如何獲取行為數據,是人工智慧研究的重要一環,過往許多研究者都會讓AI學習模倣人類的行為,但若單從人類的觀點,許多行為是AI系統始終無法學習且深刻理解,華鄧頓大學與Allen Institute人工智慧研究所就試著讓AI跟著狗學習,獲取不同的訓練數據。

  研究人員將GoPro裝在一隻阿拉斯加雪橇犬頭上,以獲得狗狗的行為視角,一共累積拍攝380部短視頻,除此之外也在大腿以及身體各處,裝上不同的感測器蒐集運動數據,將資訊輸入AI,從GoPro的視覺結合身體的活動數據,讓AI可以學會如何預測狗狗的反應,例如,若有飛盤出現在狗的視線中,他們可以知道,接下來狗會全力衝刺追逐。

  然而,這項實驗並非用來與動物進行溝通,主要是進一步理解人類以外的世界觀點,研究人員對AI進行測試,要求他們在不同的場地進行移動,運用狗狗數據的AI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但以原先的技術來説,人工智慧要跨種障礙是非常困難的技術。

  研究人員Kiana Ehsani表示,讓AI學習狗的行為,可以縮短編寫程式的難度與時間,“對於電腦來説,他們可能要具備大量的前期知識,例如表面是否太陡峭,且會不會過於尖銳感到不舒服,若要將這些判斷資訊編寫進AI會非常耗費時間,但狗已經知道這些規則,所以透過觀察狗的行為,AI就可以學到這些規則。”

  目前這項實驗僅是示範,AI從動物身上學習的成效,若要讓技術具有生産力,仍需要一段時間,Ehsani認為他們可以發展出非常有用的應用程式,其中包含機器狗,“以機器人的領域來説,機器狗是非常困難的,要知道如何移動,甚至是追逐目標。”不過,有趣的是,藉由學習動物,以簡化開發難度,或許可以讓AI技術有更多樣的呈現。(台灣網 王怡然)

  

  吸收動物的行為模式,能教會AI更多知識。(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