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老年人擁抱網購

2018-03-12 09:2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當中老年人想要使用智慧手機和移動支付的時候,對於電商而言,一個新的增長點就出現了。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據統計,2016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3億,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6.7%。預測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中老年人成為網路電商待開墾的“處女地”,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智慧手機的普及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使得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參與到網路世界中來,中老年群體逐漸發展成為網購的新生力量。

  網購有了新力量 

  根據《中國老齡産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4.8億人。老年産業市場消費潛力將由目前的4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佔GDP比例從8%增長到33%。

  強勁的消費能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自然會引來各大電商平臺的高度重視。他們驚喜地發現,老年群體的網購意願正在不斷上升。

  京東《2017年老年網路消費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京東平臺老年群體網路消費額高速增長,同比提高78.0%;老年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61.8%,高於平臺整體銷售增速。阿裏數據則顯示,全國50歲以上的“剁手軍團”(網路用語,指熱衷網上購物的人群)已然十分龐大,僅淘寶天貓上就有近3000萬。而在50多歲這一年齡層,平均每人網購消費能力高達5000元/年。中老年人日益成長為網購的新興力量。

  中老年人的網路消費呈現了多樣化特徵,“買用分離”就是其中之一。涉及老年消費的很多商品,多數由子女為父母長輩代買或者中老年人為子孫購買。此外,注重身心健康、時尚化、年輕化等都成為中老年人網路消費的特徵。

  技術不再是問題 

  網購的主力軍一直以來都是年輕人,中老年人因為對網際網路的不熟悉而甚少進行網購,技術成為中老年人網購的“壁壘”。

  智慧手機的普及為打破壁壘提供了基礎,而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支付的興起則讓中老年人隨時隨地進行網購變成了現實。各大電商就勢推出服務,幫助中老年人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到心儀的貨物。

  2018年春節前夕,淘寶推出親情賬號,父母的淘寶賬號可以和子女相連,父母看好年貨下單,可以直接讓孩子來買單。父母還可以通過淘寶賬號來和子女一起鑒別貨物,進行討論。“這個真是很方便。我沒時間陪父母逛市場買年貨,他們自己看好後由我來買單,就相當於陪父母逛街了。”老家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表示。不僅淘寶,京東商城等其他平臺也提供了類似的服務,以進一步開拓中老年人市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支付方式的普及,老年群體正逐漸突破硬體和能力的“壁壘”,一些人甚至形成了網購習慣。而對電商平臺而言,這一群體無疑是不可忽視的消費新增長點。

  消費“痛點”待解決 

  雖然網購為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痛點”,影響著中老年人的網購意願。

  行業監管缺位,市場秩序混亂。目前,我國老齡用品行業發展仍處於分散型、自髮型、盲目型的狀態,眾多子行業尚處於探索和開拓時期,缺乏整體佈局和系統性規劃,行業標準缺失、監管缺位、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普遍存在。

  老年商品需求強烈,但銷售渠道有限,配套服務欠缺。打開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的客戶端,並沒有發現老年人銷售專區,這讓很多中老年人在選購商品時困難不少。對於已出售的老齡用品,售後的使用指導及維修服務欠缺,企業服務意識淡薄。電商平臺對老年消費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定位,在建設上缺少很好的資訊引導功能。

  這種現象,深層次地反映了老年市場定位模糊、産品開發不足的問題。老年群體屬於異質性很強的群體,不同收入、經濟狀況、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需求特點。生産企業對老年人的需求了解不夠深,把握不夠細緻,産品開發缺乏針對性,市場定位模糊,市場細分不精,産品開發嚴重不足。

  專家認為,要在網購中推動中老年人進一步參與,還應該從擴大老年産品供給入手,增加産品種類,細分老年用品市場。相關國家機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明確自身職責,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和産品認證制度。政府應該為老年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援,通過制定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為老年消費市場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記者 張一琪)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