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從生産力與生産關係視角深刻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2018-01-29 08:47:00
來源:宣講家網站
字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黨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顯然,新的判斷有重大調整。從生産力與生産關係視角切入,有利於我們對社會主要矛盾判斷轉化的準確把握。

一、 生産力視角: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生産力是判斷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馬克思曾經説過:“各种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産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産,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産。”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生産力有了巨大提升和飛躍,“落後的社會生産”已經成為過去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科學研判世界經濟格局和增長趨勢,結合新一輪科學技術發展,全面深化對生産力的認識和佈局,提出“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同時要不斷提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從我國生産力發展的歷史來看,黨提出從“落後的社會生産”轉向“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是有科學依據的,是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的及時回應。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較,我國過去的生産力水準落後是多方面的,比如,勞動者技能和經驗還不成熟、經濟增長依靠大量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投入、生態環境遭受污染破壞較重、農業生産和工業生産的國際競爭力低下,等等。進入新時代以來,在新的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生産力快速提升。生態環境改善對生産力的保護和反哺作用明顯,可燃冰、頁巖氣等資源開採技術居於世界領先,人工合成材料、風能、核能等不斷取得新突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市場更穩、企業更活,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領銜創新性國家建設。在穩居世界經濟第二大經濟體的基礎上,我國于2013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0%。

當前,如何更好更快地促進社會生産已經成為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迫切任務,這著重體現在兩個方面,既要努力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即結構性問題;又要努力解決發展的不充分,即規模性問題。一方面,我國在東部發達地區、先進裝備製造産業、特種行業中擁有諸多“大國工匠”和熟練工人;資源稟賦較強、産業結構層級較高的區域吸引了資金、技術、政策等生産要素;吸收速度快、研發投入多、創新能力強的區域能夠充分利用新科技水準,促進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提升生産附加值,比如新能源動力、大數據雲計算、自動控制系統、人工智慧等。另一方面,在欠發達地區、落後産業和大部分行業中依然是以重復性簡單勞動和低附加值的勞動為主;資源匱乏、産業結構落後的區域難以形成有效的經濟增長動力;消化能力低、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差的部門産業附加值比較低。

對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佈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這和黨長期堅持的改革思維是一脈相承的。在新的歷史方位下,以科學發展和新發展理念來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表明黨更加重視發展品質和效益,同時並沒有捨棄發展的速度規模,這不僅自覺遵循了生産力發展的內在規律,更是充分結合了我國現實國情。

二、  生産關係視角: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

生産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産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支配和制約政治、社會、生態、文化等關係。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刻反映了我國生産關係的變化。首先,物質文化需要已經基本得到了滿足;其次,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了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它們集中刻畫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內涵。

我國生産關係始終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其中,公有制經濟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也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充分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規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充分調動了非公有制經濟在一般商品生産上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公有制經濟有更多能力確保重要領域和行業的經濟安全,二者的有效結合解決了我國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只有公有制經濟才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實現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我國物質生産力水準還比較低,人們的溫飽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物質文化需要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也是人民生活水準達到小康社會的前提,因此,我們黨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謀利,我國“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必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中心。在這一時期,我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總量不足,社會中的絕大部分矛盾都是因為經濟規模低下産生的,體現效率性的經濟增長是首要任務。物質文化需要著重反映了經濟效率和個體基本生存的內容,我國社會歷史條件決定了當時的發展是不全面的。隨著生産力的高速發展,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即將完成,之後將進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期,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已經得到了滿足,追求多樣化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成為全新議題,包括從物質文化需要轉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需要,從個體需要轉向家庭需要、集體需要和國家需要,這符合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發展訴求,即讓每一個個體充分實現美好生活的嚮往。美好生活需要表明我國社會經濟問題不再重點關注“量”,而是突出注重“質”,尤其是公正問題,這更加彰顯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表明,黨必將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更高程度的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黨審時度勢,根據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社會生産關係的變化,及時調整社會主要矛盾,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依據。

三、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辯證統一視角:在矛盾運動中把握“變”與“不變”

從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辯證統一視角來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判斷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的認識,特別是在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矛盾運動中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變”與“不變”。

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雖然既離不開生産力的量變,也離不開生産關係的日益變化,但根本上決定於二者的矛盾運動。當生産關係適應生産力時,社會經濟穩定運作;如果生産關係成為生産力的桎梏,社會變革即將到來。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矛盾始終是人類不同社會形態的基本矛盾,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它同樣適用於我國,這是第一個“不變”。另外,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運動又必然被應用於具體國家的具體時期,並轉化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著重體現在社會主要矛盾上。從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來看,在國家經濟同一個階段裏,生産力和生産關係都可以有不同的層次,因此,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並不一定會改變社會發展階段的總體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是第二個“不變”。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經過長期努力奮鬥,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歷史性發展,生産力從落後邁向先進,在諸多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生産關係從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為主轉向更高層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人民的基本共識。從我國社會經濟實踐的“變”來看,物質文化需要顯然不適應新時代生産力要求,變化了的生産關係必須和變化了的生産力相適應,這是國家制定大政方針的基本前提。

正是基於對“變”與“不變”的準確把握,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判斷,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單位: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基地)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