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亮麗年報增強推動高品質發展信心

2018-01-19 13: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6.9%的經濟增速、1.6%的通脹水準、超過1300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18日披露的2017年中國經濟亮麗年報,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增強我們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信心。

  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超出外界預期。全年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工業領域供求關係改善,PPI扭轉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創5年新高;6.9%的GDP增速,是我國經濟年度增速自2011年下行以來的首次回升,就業穩、物價穩、國際收支穩,形成經濟“多穩”格局。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經濟結構優化,發展的品質效益穩步提升。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交出量增質優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階段,經濟發展要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經濟發展的關注點要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出明確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階段性特徵作出的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將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年,必須研判形勢、創造條件,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舊複雜嚴峻。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十年後,世界經濟逐步走出陰霾,但發達國家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國際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威脅長期穩定發展的隱憂仍在。與此同時,我國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民間投資動力不足,宏觀杠桿率偏高等,都是經濟發展必須邁過的關口。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近年來,外界關於中國經濟“失速”“崩盤”的悲觀論調不絕於耳,但中國經濟不為短期波動所擾,向結構調整要動力,向改革創新要助力,用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予以回擊。展望未來,抓住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有利條件,堅持穩中求進,著力高品質發展,我們更有信心推動中國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動力、貢獻經驗。

[責任編輯:孫伊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