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吉祥物出沒 吸睛又吸金——臺灣萌經濟當道

2018-01-02 08:4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萌”經濟當道!臺灣從企業到政府單位,都流行開發吉祥物,作為另類代言人。吉祥物五花八門,通過討巧賣萌的角色設計,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順勢推廣企業文化或自身形象,先“吸睛”再“吸金”。前段時間結束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吉祥物,是以臺灣黑熊做原型設計出的“熊讚”,活動期間一隻難求,人氣超高。

  跟隨美日風潮 

  “日本有Hello Kitty與熊本熊,美國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米老鼠與唐老鴨,這些動物都創造了龐大的周邊文化産業與觀光行銷。”臺灣大學江文瑜教授説,臺灣很多縣市都想模倣美日,營造出“熊本熊”那樣的吉祥物風潮。這些年來,大家都在爭相造吉祥物,“熊讚”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型。

  早在2005年,臺灣統一超商便利店就推出專屬吉祥物“OPEN小將”,這只頂著彩色頭冠、從OPEN星球來的宇宙小狗,不僅在臺灣擁有許多忠實粉絲,甚至還紅到日本去。臺灣人壽則靠一隻外型憨厚的吉祥物“臺灣阿龍”,成功扭轉企業給人的老字號印象。而臺“交通部”觀光局也在去年與日本卡米爾公司合作,以臺灣黑熊為意象,打造虛擬的觀光親善大使“臺灣喔熊”。

  成功可遇難求 

  不過,成功的設計畢竟只是少數,能吸引超高人氣並被民眾記住的“萌物”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許多吉祥物不是被大家嘲笑設計很醜,就是活動一結束就被人遺忘。比如2016台北燈節上的主燈“福祿猴”,在造型展示之初就被兩岸網友嗆翻,稱之為“史上最醜的燈”。再比如2010年臺東縣舉辦全臺中學生運動會時,票選出吉祥物山豬“阿歷”,2016年再辦全臺中學生運動會時,“阿歷”再次代言,這6年間沒什麼活動力,幾乎都在“冬眠”。

  在“輪番轟炸”下,臺灣民眾也漸漸對一般的吉祥物“無感”,有時甚至還覺得“神煩”。有臺北市“議員”就批評,臺北市政府15個局、處,有超過30隻吉祥物,而且都是各自為戰,沒有一隻能夠代表臺北市。這群吉祥物讓臺北市長柯文哲都看暈了頭,驚呼怎麼有這麼多,並指著其中一隻吉祥物問:“你是哪位?”

  吉祥物太多,“撞臉”也在所難免。有網友指出,臺灣的吉祥物界,黑熊所佔的比例超級高,從公家部門到民間企業,從飯店到夜市再到動物園,大家都一致推崇黑熊是最佳男主角。“你永遠不知道臺灣的吉祥物界,到底還有多少黑熊存在。也許,它們加總的數量,一點都不輸已經只剩百餘只的野生臺灣黑熊。”

  創意帶來契機 

  在臺灣,能出名又能帶動經濟效益的吉祥物,掰著手指就能數得過來了。

  2015年,高雄市首創吉祥物PK戰,讓吉祥物比賽跑步、拔河、騎車……充滿創意的城市行銷手法,帶動了當地的觀光、文創産業,更讓“萌”經濟的魅力席捲全臺。2016年和2017年,比賽越辦越大,還吸引了來自日本的吉祥物參賽。高雄市希望借由這股可愛勢力,開創城市行銷的新契機。

  不過,據臺灣媒體報道,在高雄市觀光局所屬的遊客服務中心裏,印著冠軍吉祥物“高雄熊”徽標的T恤、食品、棒球帽等商品只佔小小角落。一位買了棒球帽的遊客説,是看上帽上小耳朵設計才買的。至於遊客中心的其他紀念品,都不見“高雄熊”。拿“高雄熊”的照片詢問高雄市民,還有人以為“高雄熊”是穿了花褲的“熊讚”。

  高雄市觀光局長曾姿雯坦言,受限于宣傳經費,加上許多局處都有吉祥物,競爭壓力大,“高雄熊”知名度的確有限,雖是給商家無償授權使用圖案,但使用的並不多。

  高雄市農業局的“高通通”曾到日本參加吉祥物大賽,獲得第二名,農業局也大力運用“高通通”行銷農産品。據臺灣媒體數據,衍生的産值約有3825萬元新台幣,是帶動經濟效益較高的吉祥物。不過,“高通通”只出現在農産品行銷場所,行銷觀光、漁産時少見出現。“萌物”吸金,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汪靈犀)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