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奇點大學才子:AI世界不需要工程師 我們要成為藝術家

2017-12-19 14: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1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AI人工智慧”幾乎成為“未來世界”的代名詞,第一位進入奇點大學(被號稱“全球最聰明大學”)的臺灣人葛如鈞,他認為面對AI,不用成為工程師、科學家,“我們更需要成為一個‘人’”,現在忽略的藝術人文才是未來的必備能力。

  今年36歲的葛如鈞在2014年成為GoogleNASA合辦的“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首位臺灣地區畢業生;奇點校長、知名未來學家雷.柯茲威爾(Raymond Kurzweil)曾預言,人工智慧將在2045年超越人類擁有的能力,而這個交會點,他稱之為“奇點”。

  為了面對未來可能的趨勢,葛如鈞認為,教育界要做的是“把人訓練的更像人”,並給予學生“勇氣教育”,現在很多人都認為AI世界需要的是每個人都會寫程式、變成工程師;但其實電腦程式是基本能力,而且更容易被機器人取代,更重要的能力是“大家現在都忽略的哲學、人文、歷史、藝術”。

  美國教育界的關鍵詞也從“STEM”代表的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4個學科,增加了“Art”(藝術)變成“STEAM”;葛如鈞説,電腦的限制是容易做出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決定,但有時候我們需要風險很大但收益更大的事情,也就是勇氣教育,“電腦最會的是回避風險,人類是贏不過電腦的,但迎向風險的話,人類應該要能贏過電腦。”

  過去的教育會教學生做“算得出來”的工作,但“算不出來”要怎麼教,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戰,葛如鈞表示,過去的教育體制總希望學生回避風險、收斂情感,“像機器一樣聰明又聽話”;但這樣的訓練,“人類在未來30年會輸得很慘”,要培養下一代挑戰困難事物、挑戰失敗的能力,以及重視、表達情緒和情感。(台灣網 孫伊靜)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