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交流30年踩街嘉年華”在臺北歡樂登場

2017-12-18 10:0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12月16日電(記者趙丹平 劉剛)為紀念兩岸交流30週年,由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聯合島內40多家團體共同發起並參與的“兩岸交流30年踩街嘉年華”16日在臺北市熱鬧登場。

  活動以“兩岸一家親,牽手心連心,深化交流,融合發展”為主軸,吸引來自島內各地的大陸配偶及其家人逾千人參加。

  中午過後,天空不時飄落細雨,但前來參加嘉年華的民眾熱情高漲。他們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不斷高呼“兩岸一家親,牽手心連心”“深化交流,融合發展”的口號。在震天的鑼鼓聲中,舞獅表演首先登場,接下來,一曲女高音獨唱《好日子》引來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記者在現場看到,踩街隊伍由宣傳車和旗隊引導,舞獅隊、腰鼓隊和各個社團的隊伍隨後,七輛彩車穿插在隊伍中緩慢行進。人們舉著寫有活動主題的旗幟,拉著各自社團的橫幅,很多人身穿色彩艷麗的少數民族服裝,還有人推著兒童車、興高采烈全家出行。

  1949年以後,海峽兩岸陷入長期隔絕狀態。1979年,大陸方面首先倡導開啟兩岸交流,在島內産生巨大反響,眾多在臺大陸籍老兵在臺北街頭奔走呼號,發出“我要回家”的吶喊。在巨大的民意壓力下,臺灣當局終於在1987年10月宣佈開放部分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

  據臺灣新住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介紹,這次嘉年華踩街活動是以特殊的方式紀念兩岸交流30年,參加表演的團體有醒獅團、鑼鼓隊、腰鼓隊,演出中有閩南語歌曲、民族聲樂的演唱,還有民族舞蹈表演,演出形式豐富多彩。

  活動主要發起人、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黃江南説,這個活動在三個月以前就開始籌備。大陸配偶是為了家庭、為了愛來到臺灣,所以活動就是以“兩岸一家親”為主軸,呼籲大家不分黨派、不分族群、不分顏色,踴躍參加。

  來自貴州的劉茜是侗族姑娘。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臺灣的大陸配偶除了漢族,還有侗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等不同少數民族。許多陸配得知這是一場嘉年華活動,都非常高興,積極報名,大家把這個活動當成自己的節日,特地穿上了民族服裝。

  在嘉年華活動現場,劉茜和來自貴州的陸配姐妹及其家人激情演唱了一首侗族民歌《我在貴州等你》:“等到天都藍了,等到雲都白了……等到每顆星星都為你亮起,我在貴州等你,等待和你相遇……”優美的歌聲唱出親情的呼喚。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