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誠品公佈2017年度閱讀大調查

2017-12-15 09: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劉剛趙丹平)誠品14日公佈的“2017閱讀大調查”顯示,臺灣讀者閱讀能量不減,平均每人每週花6小時閱讀紙本書或雜誌,每4人中就有1人每天閱讀達1小時以上,六成民眾每月至少逛一次書店。

  誠品今年與逾5000家出版社合作,促動11萬餘種書籍跨海交流,較去年增長7%。今年誠品還為兩岸讀者提供共26萬種臺版書、12萬種陸版書,藏備書目分別較去年增長2%及5%。

  為深入研究讀者閱讀行為,誠品今年首度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合作進行“2017閱讀大調查”。調查發現,過去一年,臺灣20至60歲成年人每人平均購買9本書、花費3169元(新台幣,下同)。誠品會員明顯更愛閱讀,平均一年購書14本,其中14%的會員每年花一萬元以上購書。

  調查還發現,雖然書的內容決定一切,但中年讀者會優先考量折扣,年輕讀者則有四成傾向參考暢銷排行榜購書。此外,儘管閱讀形式多元,有64%的人過去一年看過電子書,但僅有28%買過,有聲讀物接受度更低至17%。總體來看,紙本書仍是臺灣讀者最愛,有六成民眾每個月會逛一次書店,體驗書的質感和書店空間氛圍。

  觀察誠品年度暢銷榜TOP100發現,臺灣、香港和蘇州三地有四大共通現象。最受矚目的是社群效應改變了出版品樣貌,臺灣受到“晚安詩”等社群影響,成為今年的出版新秀;大陸偶像作家透過社群經營個人品牌,帶動其出版品熱賣;香港則有許多小説作品先在網路發酵,再出版成為暢銷書籍。

  其次,下一代的教養也反映著父母的焦慮與期待。舉例來説,臺灣家長傾向應從破解子女的想法開始,香港則積極培育子女進入名校,並傾向採用本地成功教養經驗;蘇州則認為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應從身教言教做起。

  此外,獨特的書寫視角以及主題鮮明的書籍,都能滿足讀者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好奇心;而透過新譯文、新包裝、新詮釋重新出版的經典文學作品,則歷久彌新。

  “2017閱讀大調查”是誠品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合作,于2017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針對20歲至60歲“過去一年有買過任何書籍或雜誌”的民眾閱讀行為進行的調查。調查樣本800人,以95%信賴度估計,最大抽樣誤差為±3.46%。該調查另同步取得1582位誠品人會員樣本進行交叉分析。

  誠品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的人文藝術書店開始起步,至今已有28年曆史。目前在臺灣、香港、大陸共有44個分店,是知名的閱讀與文化交流平臺。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