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

2017-11-27 08: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參加“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部分演講專家學者合影(台灣網發)

  台灣網11月27日訊  11月25日,菲律賓萊西姆大學、美國舊金山大學孤山會、“一帶一路”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菲律賓中華青年聯合會、北京市博士愛心基金會主辦,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學術支援的“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來自美國、中國、韓國、菲律賓、迦納、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專家學者展開一場“一帶一路”的思想盛會。論壇旨在建立合作機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及歐美青年學者提供合作交流平臺。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包茂紅博士,菲律賓高教委諮詢委員會主席、菲律賓萊西姆大學執行校長Inigo教授,一帶一路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菲律賓萊西姆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市博士愛心基金會理事長易昌良,美國舊金山大學孤山會會長張利超、菲律賓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金琬等嘉賓出席會議併發表演講,多所中菲高校、科研機構的青年學者、博士研究生應邀提交了會議論文或參與討論。論壇由菲律賓中華青年聯合會秘書長、菲律賓萊西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李林博士主持。

  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博士愛心基金會向菲律賓萊西姆大學贈送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英文版本圖書,併發布了《“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馬尼拉宣言》。宣言指出,“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遵循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青年參與全球事務的重要性和責任感,青年不分國界,應該多學習、常學習,愛學習,弘揚刻苦鑽研的工匠精神,以強烈的責任心積極地投入科學實踐中去;面對面深入交流,促進合作,形成共同體,通過合作機制、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學術人才交流一系列活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經濟合作共贏,為促進世界增長實現共同發展注入強勁的正能量。把自我的人生目標與“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結合起來,為青年的光榮使命、美好願景,堅持不懈地終生努力!為自我、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美好未來,共同努力踐行!    

  一帶一路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菲律賓萊西姆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市博士愛心基金會理事長易昌良發表《“一帶一路”的世界意義》主旨演講。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既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創立者,又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者。四年來,習近平主席在國內外許多重要場合,不失時機地闡發“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深入“一帶一路”建設現場考察調研,指導“一帶一路”建設向前推進。今天,“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世界繁榮發展、人類美美與共的時代選擇。中國,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用開放的胸襟,為世界聯動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菲律賓萊西姆大學博士生宋麗首先介紹了“一帶一路”的相關概念,並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一帶一路”倡議的本質、實施的具體方案以及相應金融支援,對下一階段面臨的挑戰與困難也提出相應的分析,促進中國旅菲青年和其他國家和地區學者更全面地了解“一帶一路”倡議,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研究人員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政策、結合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特別是旅菲中國青年學者們更應該有所擔當。

  美國舊金山大學孤山會會長張利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是通向和平的道路,是一種穩定的方式,是一種文化交流的方式。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有責任傳遞“一帶一路”和平共贏發展的聲音,更有責任將聲音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希望越來越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青年朋友們,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結合倡議為世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菲律賓德拉薩大學Dasmarinas校區博士生金婉從教育管理學角度,結合“一帶一路”倡議與菲律賓青年現狀進行探討,主要從“科研”、“技術”和“創新”三個方面説明中菲青年應該進行更頻繁地交流與互助。通過兩國青年研究人員更多的溝通與共用,類似于菲律賓萊西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這樣的平臺,日後定能收穫更多技術含量高、創新理念強的研究成果。

  菲律賓萊西姆大學博士生徐雄針對中菲兩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行研究,比較分析了中國與菲律賓的基礎設施特點,倡導在“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改善菲律賓的基礎設施,提升經濟效率,同時建議將中國的優勢産能填補菲律賓目前的實際需求。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主任包茂紅博士對本次論壇做出精彩點評,他肯定本次論壇舉辦的意義,無論是宏觀上還是具體領域中都有詳細的研究,發現了各國和地區青年學者們出彩的地方。根據本次論壇研討的內容包教授還進行了提煉,他建議“一帶一路”的行動方案增加一條“E帶E路”,為二三十年後“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做好鋪墊。

  菲律賓萊西姆大學研究生院院長Gonzales博士最後代表學校對參會的嘉賓和青年學者表示衷心感謝,呼籲馬尼拉的青年學者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研究,通過科研成果表達青年一代的責任心,期待菲律賓萊西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建立常態化國際論壇、研討會等學術合作機制,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才的交流,推動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繁榮,貢獻青年學者的綿薄之力,為促進各區域經濟合作錦上添花!(完)

  附:“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馬尼拉宣言

  從歷史維度看,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從現實維度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傳統危機尚未解決,逆全球化思潮又卷土而來,世界舉步維艱。在此背景下,加強區域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並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偉大倡儀,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

  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交出了一份令世界滿意的答卷。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援,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我們美國舊金山大學孤山會、菲律賓萊西姆大學、菲律賓中華青年聯合會、一帶一路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共同舉辦以全球視野下的“一帶一路”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來自中國、美國、菲律賓、蘇丹、利比亞、迦納等各國廣大青年,在美麗的馬尼拉之濱,共同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積極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致力於與沿線各國和地區一道,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框架,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路,形成“利益共同體”、“生命共同體”,將亞歐非各國間互利合作推向了新的時代高度。用開放的胸襟,為世界聯動發展注入澎拜動力!         

  我們共同認識到,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發展不平衡加劇。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孕育,各國利益深度融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一帶一路”建設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入手,大力推進經濟走廊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這有利於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各國內生發展動力、拓展世界經濟增長新空間,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機遇、新動力。

  我們共同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遵循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

  我們共同認識到,青年參與全球事務的重要性和責任感,我們在此倡議:青年不分國界,我們多學習、常學習,愛學習,弘揚刻苦鑽研的工匠精神,以強烈的責任心積極地投入科學實踐中去;面對面深入交流,促進合作,形成共同體,通過合作機制、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學術人才交流一系列活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繁榮和區域經濟合作共贏,為促進世界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注入強勁的正能量。把自我的人生目標與“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結合起來,為青年的光榮使命、美好願景,堅持不懈地終生努力!為自我、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美好未來,我們共同努力踐行!

  

  北京市博士愛心基金會向菲律賓萊西姆大學捐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英文版(台灣網發)

  

  北京大學包茂紅教授在論壇上做出精彩點評(台灣網發)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