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貨櫃市集受年輕人熱捧
説起貨櫃,你會想到什麼?在有些人看來粗糙簡陋,難登大雅之堂的它們,竟也能搖身一變,組合成市集與聚落,成為城市知名地標。在臺灣,屏東青創聚落、臺南正興商圈文創市集、臺中“好好聚落”與臺北“COMMUNE(公社) A7”貨櫃美食市集,都可謂此中典範。
創意激蕩,打造城市新地標
據屏東青創中心主任于宗永介紹,位於屏東市勝利路、青島街、成功路與忠孝路間的屏東青創聚落,基地以三合院形式排列,結合傳統建築形式和現代工業元素,將53個貨櫃屋、3輛老公車交錯打造出空間,已成為屏東市最熱門的打卡地點之一,常有情侶在一旁彩虹階梯拍照上傳,人潮帶來的錢潮更是可觀。
臺南市中西區正興商圈已是臺南年輕人逛街的熱門地,7月又引進別具人文風格的13座貨櫃屋市集,全臺最小僅約13平方米的誠品書局、全臺最迷你的故宮博物館柑仔店,還有經驗豐富的團隊開設博物館周邊商品店,符合臺南文化古都風格,吸引不少喜愛文藝産品的年輕人駐足流連。
走入臺中市沙鹿的“好好聚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0余個馬卡龍色系療愈貨櫃,吸引許多年輕人慕名造訪,也有新人前來拍攝婚紗照,留下與眾不同的夢幻回憶。“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利用貨櫃的陽剛性,添加新元素,精選可愛粉、天空藍、浪漫時尚色彩,結合藝術、設計、生態共存概念,打造“好瓦小館”及“好好聚落”。他説,“好好園館”除了充滿繽紛的貨櫃風外,也將建置“好好通用住宅”,預計2018年初動工,未來將為銀發族提供創新的居住環境。
臺北“COMMUNE(公社) A7”則是全臺首創的貨櫃美食市集,業者利用信義商圈旁閒置空地,引進數十家餐飲品牌。店家充分發揮創意,利用貨櫃、餐車、啤酒桶和燈箱打造門面,還設有露天座位、大帳篷用餐區,全區規劃為歐式街頭風。去年底開幕至今,吸引百萬人次造訪,已成為臺北熱門打卡景點與信義區新地標。
避免跟風,凸顯特色是關鍵
曾打造貨櫃餐廳與貨櫃旅館的知名建築師林志峰説,貨櫃算是廢棄物的再利用,因臺灣是海島,貨櫃也可説是臺灣既有“資源”,是不需要再多浪費能源的材料,施工快速且環保,且因屬二手材料,可兼具成本低廉、經濟等特性,並且可以組合、堆疊,比單純的組合屋有更多變化。
但林志峰同樣指出,雖然貨櫃具有設計、施工的自由度,可以在海上、山上、城巿任何地方搭建,並且具有能夠快速建立及移動等優點,但也存在易熱、尺寸固定等缺點,無法使用於大空間及載重受限等。
對於一窩蜂的貨櫃巿集現象,林志峰認為,任何硬體的使用都要看如何搭配軟體,貨櫃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使用者怎麼想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出於節約成本或重復利用的考慮,那就不必看衰貨櫃巿集。但若只是趕流行,免不了被質疑過度氾濫,重點在於如何利用貨櫃材料創造出特色。
如何推陳出新、凸顯特色,從而成功吸引遊客是關鍵。以高雄的“集盒”貨櫃聚落為例,今年3月開幕以來,成為“臉書”等社交網站的熱門打卡景點,但隨著新鮮感漸失,人潮盛況不復從前。高雄市經濟發展局為維持熱度,不斷注入新活動,強調此處不是單純的貨櫃市集,“即使貨櫃退燒,仍有其他跟都市有關的元素,不會流失。”
內容多元,維持長期吸引力
“集盒”貨櫃聚落如何長期維持吸引力?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稱,有別於其他貨櫃市集、百貨或夜市,“集盒”的重點一直都不是貨櫃本身,而是整個亞洲新灣區跟城市、居民的環境連結,還有對城市願景的想像和實踐。
“集盒”貨櫃聚落開幕至今,陸續推出《説一個亞灣故事》《城市貓貓展》《集盒變形記》《造一個亞灣夢想》與《光之集盒》等展覽,分別述説高雄城市歷史變遷、都市再生、混合實境、灣區發展、創意地景裝置等。並推出各式手作體驗課程、戶外野餐音樂饗宴、創意三輪車市集、親子互動及校外教學等,雖平均每月吸引上萬人次到訪,但人潮卻呈現下滑趨勢。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稱,為持續創造人氣,“集盒”會引入更多有趣的創意活動與新創産業,比如12月雪之集盒戶外展覽,週末的三輪車市集、戶外野餐音樂饗宴等,配合陸續設置的光環境營造與地景裝置,為亞洲新灣區帶來獨特的城市景致。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主題設計同樣堪為範例,它融合文藝、創意與社會議題,從200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成為高雄最吸引人潮的活動之一。帶有國際藝術雙年展特質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本屆將於12月30日至明年3月4日舉辦,以《銀閃閃樂園》為主題,借由海上貨櫃象徵生命行旅,屆齡廢棄貨櫃在創意下再創新生,以共老宅、生命體驗屋、高齡專屬健身房等探討高齡化議題,是首個將貨櫃的無限可能、進一步想像,有系統且具體地在島內加以介紹的展覽。(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