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農業合作凸顯“生態+”發展新理念

2017-11-20 13: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新華社福州11月18日電(記者 閆珺岩、徐澤宇、黃鵬飛)造型各異的水仙花、紋理細膩的金線蓮、寄生樹上的石斛蘭……在福建漳州花博園,來自兩岸花卉企業的1500多個品種、共7000多盆花集體亮相,奇花異草令人目不暇接。

  第九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8日在福建漳州開幕。圍繞“綠色發展優質果蔬”主題,此次博覽會邀請到了海峽兩岸和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共1100多家企業參展,展示展銷1.2萬種涉農産品。

  臺灣的“植物工廠”展示了可控溫度、濕度、光照的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平均産量比傳統種植方式高出十幾倍;來自福建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的無塵化、工廠化食用菌生産技術同樣備受矚目,白金針菇、蟹味菇、白玉菇等品種令人大開眼界……兩岸企業同臺展示的智慧農業新科技成為了全場焦點。

  “今年我們的蝴蝶蘭預計可以賣到20萬棵,産品覆蓋了越南、日本等不同市場。”來自臺北的花農張唐維説。

  張唐維是漳州最早的蝴蝶蘭養殖專家之一,于17年前來到福建創業,並打造了海峽兩岸數一數二的蝴蝶蘭産業鏈。“眼下市場走俏,我們的新廠房也在抓緊建設,總投資將達到1000萬元。”他信心滿滿地説。

  “農業發展的‘生態+’理念,在於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漳州市農業局局長郭福泉説,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漳州正受益於生態優勢帶來的發展紅利。

  本屆博覽會配套舉辦了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對接會,並設有臺灣主題展區、“一帶一路”展區等。

  本屆博覽會由國家農業部、國臺辦、國家林業局、中國貿促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共同主辦。近年來,隨著閩臺農業合作深度融合,“農博會·花博會”受到海峽兩岸業界的支援和歡迎。截止去年,博覽會已累計有參展企業1.6萬多家,展出各類生態精品8.2萬多種,參會人數超過840萬人次。

  漳州是閩南花果之鄉,本地的眾多地理標誌認證産品——平和琯溪蜜柚、長泰岩溪石銘芋、雲霄楊桃、南靖巴戟天等遠近馳名。

  近年來,漳州由生態優勢帶來的經濟回報愈加喜人。2016年,漳州全市經檢疫出口的農産品貨值45.2億美元,佔福建全省一半以上;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66.1億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同比增長10.5%。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