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專家:臺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挺高通是短視、選錯邊

2017-10-20 09: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蘋果對高通提出訴訟。(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10月2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日前因晶片大廠高通因濫用獨佔的優勢遭公平會裁罰,臺當局“經濟部”跳出來表示深感憂慮,恐影響外商未來在臺投資,對此,臺灣資深産業觀察家林宏文表示,公平會跟著世界各國做出一件正確的事,臺當局“經濟部”不僅不幫自己人,反而是非不分亂放炮,痛批“有了豬隊友,何需敵人”。臺灣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直言,就連蘋果、美國和歐洲公平會都對高通調查和訴訟,如果高通拿臺灣案例反擊其他訴訟,可能導致蘋果轉單,千萬不要誤判情勢,選錯邊。

  林宏文:臺當局“經濟部”短視

  公平會11日因高通濫用其獨佔優勢、嚴重影響臺灣手機業的公平秩序,裁罰234億元(新台幣,下同),然而臺當局“經濟部”17日表示,強調高通2016年在臺灣半導體與封測産業下單約1557億元,此判決未衡量高通對整體産業貢獻和未來合作商機。

  對此,臺灣資深産業觀察家林宏文表示,臺當局“經濟部”此聲明犯了兩大邏輯謬誤,首先裁罰和合作是兩碼子事,當全世界都在處理高通不公平競爭,已成世界潮流,臺當局“經濟部”憂心的論調“很好笑”。其次,當局部門未經協調自行運作,此新聞一齣,一定沒有事先和公平會甚至進而和臺“行政院”溝通過,此聲明等於是讓人看破手腳,更讓臺灣公部門角色形象受損。然而公平會在臺當局“經濟部”發佈此聲明後,表示已結案,林宏文認為,公平會還是會裁罰,但很可能因臺當局“經濟部”態度,會讓此裁罰多拖延時間。

  林宏文表示,臺積電、日月光目前技術與産能可是搶手得很,高通會精打細算,有競爭力的廠就會合作,頂多是有些小合作案會不做,加上過去高通在三星10奈米13奈米投片的悲慘經驗,7奈米勢必會在臺積電投片,不為別的,只因為臺積電和日月光會為高通加分,臺當局“經濟部”做法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另一方面,臺當局“經濟部”忽略像是宏達電、華碩等品牌手機,以及自家晶片大廠聯發科,這些長年深受高通其害,同時又不斷在全球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為臺灣帶來巨大經濟動能的企業。聯發科、宏達電、華碩等三廠以去年看來,聯發科去年手機晶片出貨8億套,宏達電智慧手機銷量1000萬至1200萬台之間,華碩接近2000萬支,除了帶來上千億産值,無形的品牌價值更難以量化。

  林宏文直言,臺灣企業在外面被別人欺負時,臺當局“經濟部”沒出來説話就算了,還只為了去年投資臺灣的1500億打臉自家人,凸顯臺當局“經濟部”短視,有此豬隊友,何須敵人呀。

  陸行之:臺當局“經濟部”誤判情勢,選錯邊

  臺灣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大力贊同公平會對高通壟斷行為做的裁罰,對臺當局“經濟部”所發表的聲明認為是“放水通敵”。他推測,蘋果要是發現臺當局“經濟部”因施壓公平會做出不公平的判例,被高通拿來打擊其他案例,造成蘋果損失憤而轉單,臺灣整體科技和半導體産業損失才真是慘重。

  他表示,希望此聲明只是扮個白臉給高通看,演個戲就好,不要認真。

  陸行之舉例,這次是美國科技産業(Apple, Intel, Facebook, Microsoft, Dell, HPQ, AT&T, BlackBerry, EBay, Oracle, Paypal, Verizon, Juniper Networks, Vizio, etc..) 對高通的集體訴訟戰,美國政府未必站在高通這邊,請臺當局“經濟部”千萬不要誤判情勢、選錯邊。

  陸行之分析,蘋果佔臺灣科技及半導體産業總體營收應有25%至30%,相較之下高通佔臺灣半導體産業總體應收應不到10%,佔其他科技産業幾乎是零,佔手機組裝業像鴻海、宏達電、華碩是-2%到-3%(因為要付權利金給高通),對聯發科營收的負面影響是50%,請臺當局“經濟部”應該從這層面來“深感憂慮”。(台灣網 王怡然)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