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專家稱炒房價暴跌是誤導購房者 上漲與否取決於央行

2014-02-21 09:25 來源:重慶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炒作房價暴跌是誤導購房者

  買還是不買?娃兒大了,我們不能再跟老的擠了買房不買房 漫畫/雨田

  近日,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為代表的部分香港大型地産商降價的消息引發關注。還另有傳聞稱,某全國一線開發商也將在國內啟動大範圍降價促銷。

  大型房企帶頭降價是否會引發聯動效應?加上任志強的一席話,估計讓很多準備購房的人又會陷入糾結:到底該不該買?

  其實,任志強話中的原意是,2014年的房價漲幅不會超過7%。只是漲幅略有收低,並不是説房價要暴跌。另外,關於長江實業、新鴻基等為代表的大地産商降價,都有其特殊原因,只能算是少數現象。但部分媒體捕風捉影,將一些現象人為誇大,混淆了市場的本來面目。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在犯一個錯誤,認為房價總有一天會下滑,從而影響對樓市走勢的判斷。但從住房供需層面來看,對樓市看空看多的言論,並不是影響買房與否的最根本因素。事實上,買不買房關鍵要看你是否有真正的住房需要。對於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而言,無論什麼時候買房都是正確的。

  再從市場層面分析,房價暴跌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地價持續走高、市場需求仍大量存在,加上前兩年貨幣超發需要時間消化,因此,在可以預見的三四年時間之內,實在找不出房價要暴跌的理由。

  以重慶樓市為例,在經歷春節期間慣例性的淡季之後,上周其成交量增加至4654套,説明重慶樓市的需求仍大量存在。所以,個人認為,我們沒必要在意現在是不是買房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意的是自己是不是真正需要住房,或者是否真正有必要換房。

  記者綜合近段時間重慶資深業內人士的判斷,2014年重慶樓市最多也就是成交量和漲幅有所收窄。而這樣的收窄是對前兩年成交量和漲幅過大上的有效調節與波動,屬於正常波動範圍之列。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出現相對低位的房價,建議趕緊出手吧。

  事件

  一向看多的任志強發出觀點:“很多開發商以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樣,很樂觀,我個人對他們提出警告,我説你們太樂觀了,很危險”……馬年春節剛過,關於房價暴跌的聲音便不絕於耳。大佬們的意見總是傳播得很快,而且引發了一系列跟風效應。

  房價“暴跌論”被指不現實

  近日,關於中國房價預期將暴跌、香港樓價下跌的報道不斷,房價“暴跌論”是否屬實?1月份全國超九成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下跌,部分城市“腰斬”,樓市是否就此迎來轉捩點?

  梳理髮現,房價暴跌的判斷來自對中國經濟減速、國外房地産市場多年發展規律的推論,更直接的理由則是出於對1月份樓市成交量出現腰斬的判斷。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對國內43個主要城市住宅市場交易情況的監測發現,1月份有超過九成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下跌。另有數據顯示,北京上海等地1月份成交量甚至出現“腰斬”。

  為此,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周畢文表示,房價“暴跌”的觀點推斷並不現實。周畢文分析稱,目前不同城市間已經出現了房産價格分化,一線城市維持不動或略有上漲的空間,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往下走。但在缺乏數據支撐、購房需求多、地價高的情況下,斷言房價暴跌是不現實的。

  鏈家地産張旭也對房價“暴跌論”持否定觀點,認為“房價暴跌不大可能”。今年市場沒有利好,但也沒有明顯利空。(據中新社)

  今年房價上漲與否取決於央行

  聲音>

  今年房價上漲與否取決於央行

  中國經濟今年還會非常困難,目前最重要的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房地産是支柱産業的爭論本身就是計劃經濟思維,如果央行大量印發鈔票,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地方政府目前都在執行宏觀調控,如何轉型涉及許多人的權利和利益。如果角色問題不能解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將很困難,因為積累了十多年的問題需要梳理和解決。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樓市升降取決於兩因素“較量”

  中國未來樓市價格到底是升是降,還是相對平穩,主要取決於兩方面因素的“較量”:一方面是拉低樓市價格的政策因素有多強,即開徵房産稅、嚴控建設用地、加快農村地域的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是推高樓市的因素有多烈,即剛性需求持續增加、大中城市建設用地日益緊缺、控制樓盤被逐漸消化、全面的經濟復蘇會不會到來。

  ——財經專欄作家江濡山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