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費”、“屁股下的奢侈”、“會議中的福利”等等,“三公經費”這些弊端不僅引起了審計、紀檢、監察機關的關注,也是兩會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應當肯定的是,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在預算民主和預算監督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尤其是緊盯“三公經費”,是個不錯的切入口。但筆者以為,僅僅盯住“三公經費”還遠遠不夠,因為“三公經費”只是財政支出很小的一部分。
筆者這樣説,不是説“三公經費”不需要監督,而是“三公經費”不是財政預算的重點。財政預算中的問題是投資低效率、産能過剩、重復建設、土地財政以及突破底線的招商引資,再就是,“有序的民生補貼難到位,無序的關係補貼滿天飛”。與壓縮“三公經費”相比,這些財政支出值不值得、到沒到位、效果如何,往往更重要。
這些年,財政支出的“大頭”的確在向民生領域傾斜,增長幅度也是很大的,單純從數字上看,可喜可賀。但錢的最後去向、具體怎麼使用、項目實施的結果、實際産生的績效,就不能還是“水中月”、“鏡中花”。這些資金的投入,到底産生了多少真正的“民生紅利”,會不會變成以“前期費”名目出現的請客送禮,以“高價工程”出現的“項目回扣”,以“會議費”出現的“單位小金庫”?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一句話,監督預算不能光盯著“三公經費”。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用大量真實可信的審計或監察情況,分析制度性弊端,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嚴格的問效追責制度,更是任重道遠。湖北團風 李先秋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