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償二代”管住後端:有多大資本做多大投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償二代”監管體系能夠以更加細化的標準計量風險,賦予保險資金運用以更大的靈活性。同時,“償二代”也從負債一端對保險公司産生約束,其核心要素在於,保險公司有多大的風險資本,再做多大的風險投資。而在2015年,股權投資和境外投資業務兩大領域或産生全新的格局,值得險企關注。
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國保險業收穫了巨大的改革紅利——以國家頂層設計發佈的保險“新國十條”。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一系列在2014年相繼發佈的為投資“鬆綁”的制度設計,從保險資金獲准投資創業板、優先股、創業投資基金等,到近日“保險係”首傢俬募股權投資基金正式獲批,一系列動作表明,保險資金運用在真正意義上“放開了前端”。
既然“放開了前端”,那如何“管得住後端”?近日,以風險為導向、兼顧價值原則的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以下簡稱“償二代”),其主幹技術標準共計17項規則已經保監會主席辦公會審議通過,即將揭開神秘的面紗。在業界看來,新規則能夠更科學、更準確地計量和防範各類風險,讓保險資金能在更廣泛的領域進行自主投資。
核心區別:更準確地量化風險
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逐步打破邊界、産品趨同、相互參股、跨界投資的“大資管”背景下,業界普遍關心,“償二代”標準體系出爐,會令保險業資産管理的重點産生哪些方面的變化?
“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最核心的變化在於對市場風險進行了細化和量化,比如市場風險、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保險業務的負債風險等,同時對保險公司自身的資本補充機制進行了細化,如原股東資本金、次級債補充都可以直接進入到資本金賬戶當中。”在1月17日舉辦的第12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論壇上,某壽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對記者如是稱。
正如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此前公開表示,“償二代”結束了“償一代”標準體系下過於粗放、資本冗余的問題,以便更準確地識別風險差異,進而提高保險資金的使用效率。
按照現行的監管標準,依據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賠款或準備金的一定比例來確定其資本要求,看不出業務結構、承保品質、理賠及風險管理水準等方面的差異,也難以區分公司優劣。“償二代”標準體系則針對不同的業務、産品、資産配置風險大小來確定資本要求,從而將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與其資本要求直接掛鉤,從根本上建立起能夠識別公司優劣、差異化的監管機制。
核心要素:資本溢額對應風險資産
根據相關測算,在新標準體系下,産險業大約可以釋放500億元的資本餘額,壽險業也將釋放5000億元的資本餘額。
“"償二代"從負債一端對保險公司産生約束,其核心要素在於,保險公司有多大的風險資本,再做多大的風險投資;有多少資本溢額,再投資多少風險資産,這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前述壽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稱,以高風險博取的投資收益,應當進行額外的收益率補償。
在該負責人看來,新監管規則對各類資産進行了風險量化,並引入不同的風險因子,對保險公司産生的最直接影響,是從原來投資最主要考慮收益率問題,轉變為現在需要同時考量收益率佔用多少公司資本金,即在此前提之下取得投資收益的問題。
根據國際經驗,在“償二代”標準下,未來保險公司資本金將變得愈發稀缺,很多資産管理業務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除了單純滿足保險公司推出資産管理收益性産品以外,還將引導保險公司釋放風險資本。
聚焦2015:股權投資與境外投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既然“償二代”監管體系能夠以更加細化的標準來計量風險,賦予保險資金運用以更大的靈活性,那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2015年,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期待?
“就2015年的投資業務而言,各保險公司負債、資本金情況大同小異,我認為兩大領域值得險企關注,首先在我國新經濟常態下,傳統投融資模式可能需要全新的格局和改變,其次是境外投資業務還沒有達到分散風險的要求。”前述壽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表示。
針對傳統投融資模式可能産生的變化,該負責人認為,應當從簡單的債務性融資模式轉變為更加多元地使用股權投資工具,以中國人壽2014年設計的“股權+債權”模式的蘇州産業基金為例,既借鑒了股權方式,也順應了保險公司對投資收益的確定性要求,引入回購機制,這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也具備戰略性的支援意義。
“其次是境外投資業務,保險公司近一年來紛紛在境外開展形式不同的投資業務,其中最核心問題均是保險資産與負債之間的兌價關係,在當前國內投資形勢下,如果在國外獲取的負債比國內配置的資産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為什麼不去海外進行投資?”該負責人稱,境外投資佔比剛剛達到1%左右的水準,還沒有達到分散風險的要求,而監管上限是15%,仍然存在很大的運用空間。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對記者強調説,險企涉足境外投資,還需要做好法律知識儲備、政治因素考量、公司治理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等幾方面的準備工作,其中核心要素仍是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儲備。(記者 方華)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