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汽車召回責任主體逐步明晰化 零部件企業將走向產業“前臺”

2014-11-07 10:02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繪圖:楊佳

  汽車召回是零部件企業責任還是整車廠責任?或許許多消費者並不了解。不過這一狀況很快將有所改變。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首次明確地將零部件生產者納入產品召回管理辦法中,成為了召回的主體之一。分析指出,隨著汽車召回責任主體的逐步明晰化,零部件企業將從之前的幕後走向前臺,促使零部件企業實施更為嚴格的質量把控體係,有利推動我國汽車質量的發展。

  約30%召回源于零部件

  日前,日本高田公司由于生產存在安全隱患的氣囊案正越演越烈,全球已經有10家主流車企被卷入,累計召回汽車已經達到了1700多萬輛。然而,據最新消息,該公司承認又發現了新的氣囊缺陷,覆蓋了2008年至2014年生產的產品。這也意味著,將有更多整車生產商將陷入召回風波。

  受此影響,日產在國內也已經啟動了召回程序,召回超過1.1萬輛的日產以及英菲尼迪相關車型。分析指出,這是一起典型的零部件存在安全隱患導致整車企業召回的案件。

  “國內召回,由于實施主體是主機廠,消費者都會將賬算在我們主機廠身上,這樣對我們是不公平的。畢竟召回中分為產品的設計原因,零部件產品的質量問題,或者零部件生產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等等。要具體看待召回的原因。”一名日係品牌的車企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召回報告統計,從今年6月份至11月6日,各家車企在國內總共發布了59起召回事件,總共召回汽車近170萬輛。在這其中,總共有17起召回是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導致車輛的召回,涉及召回車輛數量為60.72萬輛。從佔比來看,由于零部件供應商引發召回的次數比為28.81%,召回數量比例為36.07%。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因供應商原因召回案例中,數量相對較多的包括上海通用因安全氣囊存隱患召回19.41萬輛別克英朗GT、寶馬因燃油泵存隱患召回超過13萬輛汽車、上汽乘用車由于油泵係統存隱患召回5.84萬輛汽車等等。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