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中村房屋加蓋,施工方揭秘偷工減料細節:
工人大都沒資質、細沙代替大沙、細鋼筋換下粗鋼筋、不打地基直接建……
別處拆遷拆下的磚 拉過來照樣用
鄭州市城中村裏,有這樣一群無證施工隊,在村民的要求下,加蓋、搶蓋房屋,在各個環節上偷工減料。
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算出了這筆加蓋房子的“成本賬”。
現場
一邊在拆遷 一邊在加蓋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鄭州市中原路與西四環交叉口附近的常莊村,村子已經開始拆遷,許多租戶也都搬走,一些樓房已經拆了一大半。不少施工人員在廢墟裏翻揀施工材料。一名村民介紹,最近加蓋的少多了,一個月前村裏得有一二十個施工隊。
儘管如此,在村裏走訪時,仍有3戶人家在進行加蓋。道路的一邊堆著沙子、水泥和磚頭,工人們忙著攪拌水泥,運送建築材料。
在常莊村村口,當記者詢問附近的施工隊多不多時,一名正在路邊休息的男子立刻上前:“你們是工程隊的?我家也想蓋房。”
施工隊大多沒有資質
“都是打遊擊的,哪有活往哪兒去,需要什麼資質。”
“加蓋房屋又苦又累,鄭州本地的施工隊都不願意幹。”包工頭老徐説,在建成的房屋頂上加蓋,一般不會再專門搭建升降機運料,都是用“爬墻虎”或吊車一點點往上面送,工人很辛苦,往往都是豫南、豫東的外地施工隊來包工程,他們大多是村裏親戚、鄰居合夥組成的,基本沒啥資質。
河南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老鄉帶隊”來到鄭州的農民工是城中村加蓋隊伍的主體,他們多是依靠相互間的信任幹活兒。談起施工“資質”,他們大都笑起來,“都是打遊擊的,哪有活往哪兒去,需要什麼資質。”
對此,監管方鄭州市建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城中村裏,考慮到成本,大多數村民是不願意請正規施工隊幹活的,“而加蓋是為了以後拆遷,品質不是第一要素。”
調查
加快速度 各有竅門
“也可以説就蓋了四面墻吧,能不快嗎?”
在常莊村,河南商報記者以準備加蓋房屋的名義進行探訪,施工隊負責人蘇先生指了指剛完工的一棟高約12米、長約30米、寬約15米的3層磚式民房,“20個工人輪班,不到一星期就蓋完了。”
對於如何加快蓋房的進度,施工方有不同的竅門。施工隊負責人高先生在常莊村已經接過幾個活兒,他説,先打個地基,然後搭鋼架結構,往結構體裏拼水泥板,中間用混凝土凝固,一層層壘得很快。
記者發現,許多加蓋建築從週邊上看十分“正常”,但內裏卻十分空蕩,隔開每層的樓板只在緊靠墻體的部分出現,而中間部分都是用鋼筋架著,再鋪上鐵皮。“也可以説就蓋了四面墻吧,能不快嗎?”高先生説。施工隊負責人王先生説:“如果房子以前只有一層,加蓋時可以在二層用實心黏土磚、三層用空心磚、四層用彩鋼板,很快也能蓋完,還省料。”
有的加蓋房成本比正常房屋低一半多
“其他村子拆完後再運過來的磚照樣能用,比正常價格低了一大半兒。”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加蓋的房屋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鋼架結構並環繞一圈鐵皮,二是鋼架結構加水泥板,三是蜂窩磚加樓板的磚混結構。
高先生介紹:第一種結構每平方米120元左右,第二種結構150元左右,第三種結構200元到400元。高先生説,普通民房的建設成本在每平方米400元上下。
在一處加蓋房屋的工地上,記者看到,使用的蜂窩磚十分破舊,也有大量碎磚。一位施工人員説:“就是其他村子拆完後再運過來的磚,照樣能用,比正常價格低了一大半兒。”
一棟正施工的4層樓房,施工人員稱,樓板薄,裏面的鋼筋也細,普通樓板每塊100元以上,這些樓板不到70元。
另一個施工隊負責人蘇先生説,有的樓房沒有地基,也沒有穩固的防護措施,直接在地面上開建。
每個環節都能偷工減料
搭起框架,再搭上水泥板、石棉瓦、鐵皮,沒有安全性可言。
“樓板、門窗、工錢是加蓋成本的三大塊。” 包工頭老徐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新的預製板(樓板)一塊得60元左右,而用拆卸下來的舊樓板一塊才二三十元。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大廠出品的國標鋼筋一般每噸售價3000元~4000元,而小廠生産的非(國)標鋼筋,一噸只賣2000元左右,一噸省下千把塊,但非(國)標鋼筋很脆,硬度、韌性都不達標。
鋼筋粗細也有貓膩,比如夾墻混凝土柱,一般都用直徑12mm的鋼筋,換成10mm的也看不出來。此外,若加蓋層數較多,就要打混凝土圈梁。梁內縱向要埋設6根鋼筋,若想湊合著用,只埋4根也能搭起建築。再者,大沙60元~70元一立方米,細沙20元~30元一立方米,用細沙代替大沙能省下不少錢,但後者配成的混凝土顯然沒前者配成的結實。
老徐説,樓越高地基應越深,在兩層、三層建築上加蓋會頭重腳輕;只用槽鋼、工字鋼搭起框架,再搭上水泥板、石棉瓦、鐵皮,就更沒安全性。
相關部門
管理難度相當大
昨日下午,鄭州市建委工作人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城中村加蓋他們多有耳聞,但管理這些施工隊伍難度相當大。
該工作人員解釋,事故發生後,違建的房主是最希望大事化小的,如果出了人命,規劃局的監察大隊和公安部門都會介入,“一個查違建,一個查事故,都是按個體來算。”
不過對於事前監管,他表示,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他們都不是有資質的建築企業,我們系統也監控不到。”
“農民工很分散,農忙就走,農閒就來,基本上也不簽合同。”鄭州市建委勞務科李姓科長説,目前市建委能夠監管的施工隊,都是挂靠在登記在案的勞務公司之下,“不是一個人拉著一個隊伍就幹起來了。”
他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他們也在努力勸説農民工,到正規公司,簽訂正式合同,但收效並不好,“尤其是城鄉接合部,村裏的那些閒散農民工,很難把他們管理起來。”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