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物業撤離之後,一印宿舍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在約一年半的時間裏,擔負起了物業管理的角色。然而剛進4月份,小區的公共管理又重新面臨空白。
最明顯的是三棟宿舍樓前的生活垃圾,蒼蠅亂飛,腐臭的味道飄來,路過的業主步履匆匆。
“現在成了這個樣子,時間長了肯定要滋生細菌。”一位阿姨望著越堆越高的垃圾,無不擔憂地説。她清楚記得,進入4月份以來,小區內的生活垃圾,就再沒有清理過。“哪還像個小區的樣子。”她説。
另一位路過的業主,道出了一些緣由,小區以前有物業,後來撤離了。在物業撤離之後,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實行自治。但是有個別業主不願意交物業費,業主委員會也沒有辦法,只能再次選擇請辭。“其實物業費也不多,一平米3毛錢,小區裏一般90多平米房子,也就是三十來塊錢。”“你不交費,怎麼讓人家去維持管理?”她説。
在業主指引下,有兩名業主委員會成員介紹了小區管理的狀況:2012年秋季,小區前期物業撤離,當時就是垃圾遍地,偷盜現象嚴重,又面臨著即將採暖。後來小區在辦事處、居委會支援協調下,成立了業委會。業委會在成立後,成員們想盡一切辦法,讓小區恢復正常。像及時搶修採暖管道,保證採暖期能平穩度過等等。後來有個別業主出現拒交物業費用的現象,此外小區內還有一些對業委會成員不信任的聲音。“我們維護小區,出於熱心,中間沒有拿過任何費用,都是無償服務,貼著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精力,但是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可以説是寒心了。”一名成員説,小區一共3棟樓,200來戶,每戶每平米3毛錢的物業費,一個月能收繳5000多元,這些錢用於警衛、保潔的支出,二次加壓、小區垃圾清理,都是這些開支。可以説是勉強維持,小區曾經對於收支情況進行過公示,但是也有個別業主對此不信任。同時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問題也得到不解決,因此物業管理方面的工作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居民的費用收到了4月份,我們會在近期集中清退給各位業主。另外也向居委會遞交了不再負責物業管理的報告。”該名成員説。
光華路居委會徐主任説,他個人的想法是同該小區業主委員會溝通,籌劃召開一個業主大會,是引進新的物業公司還是繼續由小區業委會對小區進行管理,或是維持小區基本正常運作,由廣大居民們進行商討,綜合大多數居民的意見。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