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舉牌動向引起市場諸多猜測。在二者捉對舉牌金地集團正酣之際,保險公司探路房地産的苗頭已引發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兩家保險公司舉牌動向或釋放出借金地資源涉足養老地産的信號。
生命人壽逼近持股上限
4月26日,金地集團披露的資訊顯示,生命人壽萬能H賬戶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購入金地集團約2.24億股,生命人壽累計持有金地集團約11.0976億股,合計佔金地集團總股本的24.8186%。扣除授權深圳市福田投資發展公司行使股東表決權的股份,生命人壽所擁有金地集團有表決權股份約為8.9476億股,佔金地集團總股本的20.0104%。
4月18日,生命人壽召開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議在符合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及公司投資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同意公司繼續增持金地集團,持股比例不超過金地集團總股本的30%。
公告披露,生命人壽本次權益變動累計支付資金總額約為22.386億元,全部來源於責任準備金,不存在借貸、發債等資金來源,不存在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的情形。生命人壽暫無未來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産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併、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産的其他重組計劃。除林勝德外,暫無其他對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主動調整的具體計劃。
至此,生命人壽成為金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將安邦保險甩在身後。
生命人壽披露的近六個月以來買入金地集團股票情況顯示,增持最高每股股價從2013年10月的5.95元升至今年4月的10.29元,成交數額在今年4月達到最高峰3.31億股,遠遠高於之前各月的增持量。
“生命人壽再度舉牌,讓人感覺到這家公司的霸氣。如果安邦保險繼續跟進,那麼他們在房地産上做文章的意圖將更加明顯。本來都有這個領域的基因,看好並持續增持金地也是很自然的。現在外界只是要看這場戲如何收場。”一位保險公司管理層人士表示。
或探路養老産業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保險公司頻頻舉牌房地産公司的背後考量。一位已經涉入養老地産開發項目的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隨著此番生命人壽、安邦保險增持股份並分別進入金地董事會,雙方在金地的“話事權”方面出現了重大的突破。如果將來有一天兩家保險公司宣佈借金地集團的資源踏足養老地産,不是意外之舉。
“雖然現在看起來影響有限,金地集團也還沒有佈局養老地産的跡象,但如果增持繼續下去,金地集團的管理層格局和業務板塊的確存在調整的可能。”該人士認為,二者收購公司股權,並將公司資産變賣套現的情況有可能發生,但考慮到目前泰康人壽、中國平安等多家保險公司涉足養老産業開發的現狀和金地集團被增持的事件本身,短期內套現的幾率不會很大。投資養老地産本身與保險公司投資的需求有契合之處,所以通過增持實現養老地産業務方面的試探發展是有可能的。
4月18日,保監會發佈《關於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中對原暫行辦法中第十六條有關險資投資具體資産的比例進行了調整,新規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屆時,險資運用需符合保監會相關比例要求,保監會可以根據情況調整險資運用的投資比例。此次修改被認為是對險資運用繼續鬆綁。而在投資大類資産監管比例方面的最新規定是,權益類資産、不動産類資産,不高於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産的30%。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只要房地産行業的整體估值水準不發生系統性改變,類似金地集團的事件就可能再次發生。為了確保對公司一定的影響力,長線資金選擇持續增持特定公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相關政策趨於寬鬆,加上有城鎮化、養老産業等概念炒作,兩家險企正好在金地集團內鉚勁,肯定是看中房地産板塊的前景,想搏一搏。”接近生命人壽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在險資投資方面加大力度尋找機會,對已經持有的股票加碼,也合乎生命人壽的行事邏輯。至於是否會以此為踏板進入養老地産開發的圈子,現在還不好確認。
險資增持舉動料延續
進入2014年,産業資本增持大潮涌動。就險資而言,醫藥、房地産、農業、能源等板塊都成為險資關照的對象。隨著一系列險資運用政策的明確、落實,保險公司在多方面的動作也愈加搶眼。
“現在房地産資金面有所收緊,而保險資金投資方面逐漸放開,前者需要注資,後者需要尋找投資管道,所以一拍即合。”某保險公司創新事業部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包括金地集團在內的主流地産股,其市值相比較凈資産價值存在大幅折價。而險資作為既可以買樓,又可以買股票的投資者,當前買地産股的確比買樓合適。流通股東能夠選擇增持的又一條件是標的上市公司有實質的影響力,上市公司的杠桿率基本安全。
“保險資金現在積極尋找發力點,兩家險企對金地集團的增持動作只是一個信號。險資下一步還會尋找更多的機會,而房地産股將是一個重點。”前述保險公司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