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部委涉臺資訊  >  涉臺資訊  > 正文

【臺灣青年看大陸】願在大陸擁抱未來

2017-08-07 16: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銀鷹計劃”臺灣青年學生暑期實習總結暨歡送會現場

“銀鷹計劃”臺灣青年學生暑期實習總結暨歡送會現場。(台灣網 劉暢 攝)

  台灣網87日北京訊 (記者 劉暢) 隨著實習結業典禮的舉行,臺灣東吳大學學生劉念佳在大陸的 “銀鷹計劃”實習之旅隨之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來之前,我對實習還是蠻緊張的,但是碰到‘梁姨’真的非常幸運。”在結業典禮上,劉念佳由衷感謝道。她口中的“梁姨”是她在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實習期間的生活輔導老師,結業現場被臺灣學生們頻繁提及。

  “為能讓每個同學在最短時間內,能最多的了解工行的機構管理和部室設計,我們為每個同學安排了三個實習崗位。”孩子們口中的“梁姨”——梁鳳英詳細介紹了同學們的實習和生活點滴。據悉,每位同學第一週都要到網點實習,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學習工行智慧自助機具的使用。後兩周,同學們會被分到其他業務部門實習,實操各項工作,領略工行獨特的企業文化。

  劉念佳在工行的第一個實習崗位就是大堂經理。“我還蠻喜歡這個崗位,每天和不同的顧客交流很有意思,就是每天穿高跟鞋挺累的。”穿不慣高跟鞋的她小小的抱怨道。“大陸的機臺很方便,像辦卡、繳費等都可以在機臺上操作,而臺灣大多還是偏人工的,所以還是花了些時間來適應。”

  臺灣大學學生蔣裕傑也對大陸銀行的機臺印象頗深,高科技的操作平臺需要認真學習後才能勝任大堂經理的職位。“後來我被分到了小企業金融部實習,在我眼中,這是工行一個非常特別的部門。”談及這段印象最讓他深刻的實習部分,這位稍顯內向的大男孩也打開了話匣子。“大陸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非常支援,工行資金實力雄厚,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盡最大限度滿足中小企業的要求,幫助他們早日度過寒冬。”

  去年在大陸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實習過的臺灣中華大學學生張庭瑄,今年選擇來大陸保險企業實習體驗,她積極報名參加了“青年保險精英訓練營”,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實習了近一個月時間。“工作中我會拿臺灣的保險規定與大陸保險規定做對比,希望通過實習,未來可以把大陸保險業的先進做法套用在臺灣。”第二次來大陸實習的她對大陸有了更多的親近感。

  同樣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實習的臺中科技大學的涂思羽憑藉實習期間優秀的表現獲得了優秀實習生稱號,第一次來大陸的她在臺灣學習保險金融專業,所學知識也成功應用到實習工作中。“實習期間,我學會了看年報和財報,對管理思維導圖有了更深的認識。”她還説,與大陸朋友交流完全沒有障礙,今後會考慮來大陸金融行業發展。

  實習生活閒暇之餘,臺灣同學們還會相約爬長城,遊故宮,訪北大,逛衚同,試著將自己真正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圈,用自己的足跡親身感受著北京味兒。

  “來北京之前,我一直以為北京和臺北一樣大,後來發現臺北實在太小了!”小時候來過北京的蔣裕傑算是第二次踏上這片土地。高高瘦瘦的身材,黑色框框的眼鏡,骨子裏透露著些許文人氣息。“我對戰國文化非常感興趣,這次來到首都博物館,看到了戰國時期的古物,我超級興奮!”喜悅之情已躍然臉上。談及居庸關長城,蔣裕傑的話匣子再次打開,“在居庸關長城上,我好像感受到了當年的士兵得勝歸來的喜悅,站在這裡,有一種回到古代,身臨其境的感覺。”

  涂思羽也對長城情有獨鍾,“以前在臺灣的月曆上看到過長城的圖片,可是沒有來這裡走一趟,不知道長城有多長,臺階有多少級,此行讓我有了更為真實的認識。”“北京自古是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如果你對中國歷史文化感興趣,來北京是非常好的選擇。”劉念佳説。

  除了感受北京的文化歷史,北京的人也很可愛。張庭瑄告訴記者,大陸的導師就像家人一樣。初來北京,自己水土不服,導師無微不至的關心,讓她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大家就像朋友一樣,會討論化粧品,電視劇等女生都愛的話題。大陸導師還給她推薦北京最地道的美食,自己感覺非常溫暖。閒暇時光,張庭瑄喜歡在北京到處走走逛逛,“感受最真實的北京,感受最親切的北京人的生活”。(完)

“青年保險精英訓練營”結業儀式現場

“青年保險精英訓練營”結業儀式現場。(台灣網 劉暢 攝)

“青年保險精英訓練營”優秀實習生領獎

“青年保險精英訓練營”優秀實習生領獎。(台灣網 劉暢 攝)

[責任編輯: 劉暢]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