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馬英九:善用大陸廣大市場 增加兩岸文化交流

時間:2014年01月23日 08:45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善用大陸廣大市場增加兩岸文化交流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22日在臺北表示,兩岸的歷史、文化有許多共同之處,應該善用大陸廣大市場,增加兩岸的文化交流,讓臺灣文創産業能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中國國民黨22日在臺北舉行中常會,邀請“文化部長”龍應臺作“一個故事值多少?臺灣影視音政策”專題報告。

  馬英九在聽取報告後説,從2009年2月,臺灣提出六大新興産業,包括綠能、精緻農業、生物科技、醫療照護、文化創意與觀光旅遊等。以醫療照護為例,該領域在他2008年上任之初的産值僅19億元新台幣,去年産值已達130億元,成長6.8倍;觀光旅遊産業方面,在他上任前,來臺觀光客僅372萬人次,去年則達801萬,增加1倍多;在文創産業方面,他上任前臺産影片市佔率僅0.3%,去年成長到11.9%,成長了39倍。

  馬英九認為,這些領域都很有潛力,只要官方適度的協助,仍有許多發展空間。而如何運用豐富的文化資産,推陳出新,是重大的挑戰。

  馬英九表示,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4年前簽署,內有智慧財産權的條文,限制大陸銷往臺灣的電影為一年10部,臺灣銷往大陸則不受限制。2011年至2012年期間,大陸銷來臺灣20部影片的票房6700多萬元,臺灣銷到大陸21部影片的票房達30億元,相差45倍。

  他指出,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中,有一項涉及電影后制産業。電影需要剪接、沖洗等其他後制處理。大陸一年要拍800多部電影,後制市場非常龐大。臺灣後制廠商水準很高,這將是臺灣文創産業很大的商機。

  馬英九希望對臺灣文創産業重拾信心;期待在新的一年,能在文化創意産業上有更大突破,成為臺灣進軍世界的重要産業。

  龍應臺還對臺灣文創影音産業提出目標:電影産業總産值每年以8%比率成長,2019年超過320億元,且臺産影片市佔率超過20%;在電視産值方面,每年成長1.5%,2019年達1400億元,就業人口每年成長2.5%,臺産電視劇在主流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比率佔37%,5年後將成長到40%;打造臺灣流行音樂國際品牌,並希望流行音樂産值逐年以15%的成長率,預計在2015年至2019年可突破200億元。(記者 黃少華)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