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特色文化扮靚佳節

2017年10月07日 10:09:1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河北:

  惠民演出進社區

  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今年國慶適逢中秋,河北省各地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9月29日至10月4日,第十六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文藝演出。“國際馬戲嘉年華”推出低票價,還舉辦公益專場演出,邀請勞動模範代表、地鐵建設者、公安、環衛等一線職工代表以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代表免費觀看演出;石家莊市、滄州市還開展了雜技節“進校園、進商場、進景點、進農村”等社區公益活動。

  2017年,石家莊市的絲弦劇院、石家莊大劇院相繼投入使用,演出條件得到大幅改善。特別是文惠卡的推出,極大地調動了市民看演出的積極性,各劇團演出的品質和水準也大幅度提高。

  據介紹,石家莊市演藝集團在國慶期間準備了20多場演出,其中洪順曲藝社演出8場,石家莊絲弦劇院演出8場。石家莊大劇院則接連推出了京劇《杜鵑山》、雜技兒童劇《螞蟻的奇幻旅程》以及話劇《白鹿原》等。

  河南:

  紅色網吧揚正氣

  經濟日報記者 王 偉

  “沒想到在這裡不但可以免費上網,瀏覽新中國成立68週年和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重大新聞,而且還可讀報看書。”10月1日,河南省沈丘縣44歲的農民韓玉斌高興地説。

  今年國慶中秋兩節期間,為豐富廣大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讓群眾“零距離”感受祖國的新變化、新成就,過一個祥和歡快的節日,沈丘縣各鄉鎮(辦)便民服務中心內開設的“紅色網吧”陸續向群眾免費開放。

  記者在該縣北城辦事處“紅色網吧”裏看到,這裡配有8台新款電腦,有空調、沙發椅及《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報刊,且有工作人員在此值班。200多名群眾聚集在這裡,或上網,或讀書看報,有説有笑,其樂融融。

  “以前,農閒時總愛和別人聚在一起打小牌喝小酒。現在在‘紅色網吧’看新聞,還能學習新知識。”正在瀏覽新聞的騰營村居民韓少華告訴記者。

  沈丘縣委宣傳部長郭宇向記者介紹,“紅色網吧”還開通了現代遠端教育網,整合了各級黨建網和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網站,並且面向黨員群眾和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引導黨員群眾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

  武漢:好劇連臺戲迷樂

  經濟日報記者 鄭明橋

  10月2日,廣東粵劇院演出的《白蛇傳·情》在湖北省武漢市京韻大舞臺亮相,旋律輕快的粵劇唱腔、新穎靈動的舞美設計讓武漢戲迷們看的不亦樂乎。觀眾張女士説:“第一次看粵劇,雖然需要看字幕才知道唱什麼,但旋律很好聽,舞臺也非常美。”

  9月下旬,2017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在武漢拉開帷幕,其間恰逢國慶中秋兩節,34場精品演出讓武漢觀眾大呼“過癮”。藏戲《卓娃桑姆》演出時,擔心戲票緊張的漢口戲迷們提前幾個小時就趕到武昌中南民族大學禮堂等候。中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吳限峰説,在武漢除了京劇、漢劇、楚劇、黃梅戲等常見劇種,也經常能在活動中欣賞到不常見的劇種和劇目,“不僅能看到很多好戲,戲曲會演活動往往還會推出學生票、惠民票,二三十元錢就能看一場精彩演出,很多外地戲迷都非常羨慕”。

  國慶期間,第四屆中南劇場國際戲劇演出季還為武漢觀眾帶來了25部風格各異的國內外劇目。觀眾們不僅能看到精彩的現場演出,也能通過觀看高清電影的形式,同步看到英國國家劇院、俄羅斯藝術劇院正在演出的《李爾王》《簡愛》等經典劇目。

  長假8天,武漢市各文藝院團也在天一戲院、人民劇院、楚樂戲苑、雜技廳等小劇場帶來“喜迎十九大”主題演出79場。在武漢雜技廳,來自多個國家的馬戲高手和海獅、棕熊等動物明星們,為市民們帶來了精彩、驚險又不失幽默的“環球大馬戲嘉年華”。

  南昌:文化大餐送萬家

  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

  “我家有萬里長城,我家有長江黃河……”10月6日下午,江西南昌青雲譜區梅湖景區,舞臺上響起高亢的歌聲。南昌市社會福利院護士肖莉芬現場志願演出,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黨的十九大就要召開了,我們要用最動聽的歌、最火熱的心獻給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作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獲得者,肖莉芬興奮地説。

  “這次國慶雖然沒出去遊玩,但家門口的文化活動同樣精彩紛呈。”退休職工吳駿在活動現場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家各方面的發展成就都令人驚喜。自己不僅退休金年年增加,平時步行10來分鐘,便可以到家附近的街道文化活動中心看書、下棋和畫畫。青雲譜區委宣傳部長楊先國介紹,國慶8天長假,轄區35支社區民間文藝團隊輪番登臺亮相開展特色文化惠民演出,“‘政府買單、百姓看戲’,群眾不用花費,便能在家門口享受到豐盛的文化大餐”。

  長假期間,南昌市文化部門為市民準備了豐富的文化活動。南昌市東湖區以“喜迎十九大 文化惠萬家”為主題,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成果巡演、全民閱讀暨助學贈書等活動,推動黨的聲音進萬家。西湖區舉辦第十六屆南昌繩金塔廟會,10余場各具特色的中外文藝匯演讓人目不暇接,市民還可以在現場感受墨西哥風情美食和江西特色美食的“比拼”,遍嘗特色美食。

  昆明:滇池開漁添喜慶

  經濟日報記者 周 斌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對岸的晉寧區節日活動精彩紛呈,包括滇池開湖捕魚和漁産品展銷會、全魚長街宴、魚王競拍、漁獵觀賞及互動、滇海明月共中秋等14項活動,讓昆明市民的節日生活更添喜慶。

  晉寧位於滇池南岸,是滇文化發祥地,區內坐擁滇池53公里的湖岸線,佔全市滇池湖岸線的三分之一,保留著獨具特色的漁獵文化。伴隨著嘹亮的號角聲和震撼的鑼鼓聲,古滇名城古滇藝海大碼頭數百艘人力帆船同時升起風帆,再現了浩渺滇池水天一色的絢麗景色,拉開了第二屆滇池開漁節的序幕。遊人坐著畫舫船近距離體驗豐收之樂,感受自然給予的快樂。

  在沙堤村碼頭,漁民們燃放鞭炮、點燃清香、殺雞灑血……傳統儀式後,上百艘漁船揚帆齊發涌入滇池深處開始捕撈。中午時分,漁民們陸續返航,幾乎每條漁船都有上百斤的收穫。這時的古滇碼頭熱鬧繁忙,匆匆挑魚上岸的漁民、買魚的遊人擠滿了碼頭。市民及遊客不僅可以在此買到價格實惠且最新鮮的滇池魚蝦,還可以吃上全魚長街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