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國家大劇院:藝術創作讓世界刮目相看

2017年10月05日 11:15:2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國家大劇院這五年】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倩

  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7年12月22日晚上,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座無虛席,這場音樂會對整個中國音樂界來説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是國家大劇院開幕的重要標誌,也是那一晚,國家大劇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今,國家大劇院已運營近10年,不論是在藝術創作、藝術普及、人才培養還是市場化運營方面,國家大劇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國家大劇院:藝術創作讓世界刮目相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劇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運營上接地氣、在創作上攀高峰,通過一場場生動精彩的演出,講述著一個個直抵人心的中國故事,向全世界的觀眾詮釋中國夢。

  中國製作在世界舞臺絢麗綻放

  5年來,國家大劇院獨具匠心,不僅代表中國到世界文化舞臺去“打聯賽”,同時也注重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的文化藝術在世界舞臺絢麗綻放。

  “十一”期間,國家大劇院熱鬧非凡,歌劇《蘭花花》、兒童歌劇《阿凡提》、話劇《樣式雷》這三部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中國原創劇目同時上演。國家大劇院讓“中國故事”以嶄新的藝術形式登上舞臺,大放異彩。

  截至目前,國家大劇院共推出了75部自製劇目,其中既有《長征》《方志敏》等紅色經典歌劇,又有《圖蘭朵》《運河謠》《駱駝祥子》、京劇《赤壁》、話劇《簡·愛》《王府井》、舞劇《馬可·波羅》等享譽國際的優秀作品。大劇院在聚焦西方經典的同時致力於民族題材的創作與發掘。同時,大劇院也帶著“中國製作”走出去,代表中國到世界文化舞臺去“打聯賽”。截至2016年,大劇院已先後赴美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巡演。

  國家大劇院:藝術創作讓世界刮目相看

  2012年,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赤壁》歐洲巡演時,觀眾的掌聲一浪蓋過一浪,中華國粹讓有著四百年曆史的維也納城堡劇院沸騰了,大幕重啟5次,演員多次返場謝幕。2014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選擇在肯尼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等全世界最主流、最一線的知名劇院落地演出。2015年,國家大劇院帶著歌劇《駱駝祥子》,在義大利五個城市巡演,一部中國題材的當代歌劇,受到來自歌劇故鄉觀眾的熱烈歡迎。

  大劇院憑藉高水準的策劃運作,精密系統的專業組織,不斷融入國際演出市場,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運作模式,讓“走出去”的步伐日益沉穩矯健。2017年10月,大劇院管弦樂團將再次走進美國展開一輪高端藝術巡演。大劇院還將邀請中國鋼琴家張昊辰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並已向中國作曲家陳其鋼等委約創作,希望攜手中國藝術家,帶著中國符號、中國元素的作品,傳播中國聲音。

  這些優秀的“中國製作”走出國門,以獨特的民族風采、深厚的藝術內涵、鮮明的時代精神,加深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增強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先後榮獲法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總統授予的勳章,這不僅是對國家大劇院工作的褒獎,更是對中國文化發展成果的肯定與贊同。

  國家大劇院:藝術創作讓世界刮目相看

  用歌劇點燃“大劇院製作”之夢

  去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大劇院演出時表示:“中國國家大劇院9年中製作了51部歌劇,這太不可思議了。即使是一些歷史悠久的百年劇院,每年也只能創作出三四部左右的新劇。”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部部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原創中國劇目更是備受各界矚目,廣受好評。“十一”期間熱演的中國原創歌劇《蘭花花》是國家大劇院攜手作曲家張千一、編劇趙大鳴、指揮張國勇、導演陳薪伊等著名藝術家,歷時6年精心創作而成。它創造性地將“陜北高原一枝花”蘭花花的故事搬上歌劇舞臺,以小人物的故事剖開大時代的橫斷面,講述了一段黃土高坡上的淒美愛情故事。跌宕起伏的劇情、極具陜北地方特色的音樂語言、國際標準的創作手法,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同時,反映紅色題材的“紅軍三部曲”《方志敏》《長征》《金沙江畔》也是大劇院原創歌劇中的典型代表。《方志敏》用革命浪漫主義展現英雄愛國主義情懷;《長征》是歷時4年精心打磨的原創中國史詩歌劇;今年恰逢建軍90週年,《金沙江畔》是歷時3年精心呈現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旨在謳歌軍民魚水情。著名歌唱家閻維文評價道:“《金沙江畔》非常感人,從舞美到布景都氣勢恢宏,細小的地方也非常嚴謹。”

  據國家大劇院票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劇院很多原創中國劇目在演出時,一票難求。去年《長征》兩度熱演,每輪演出,售票都提前十天告罄,上座率高達100%。今年推出的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和《長征》也一樣,全部演出票在首演日之前就已售罄。這不僅説明紅色題材舞臺作品在廣大觀眾中的美譽度,同時也體現出觀眾對該領域所涌現出的新作、力作的期待。這些極具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優秀文藝作品,為人民創作,為人民喜愛,是民族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

  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表示:“國家大劇院在劇目製作上突飛猛進的進展,得益於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創作精品作為中心任務,把作品作為立身之本。”

  “國家大劇院製作劇目的速度、品質讓世界矚目。如今,西方藝術界都將目光聚焦在這個東方新朋友身上。在這裡,歌劇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精神的橋梁,這比單純的經濟交流意義更大。”著名歌劇導演弗蘭切斯卡·讚貝羅説。這些年來,“國家大劇院製作”順利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跨越。其品牌影響力也正在蓬勃發展,已經躋身成為劇目創作年産量位居國際前列的一流劇院。

  國家大劇院:藝術創作讓世界刮目相看

  《方志敏》劇照 國家大劇院提供

  讓高雅藝術浸潤心靈

  “藝術改變生活”是國家大劇院的核心價值理念。一直以來,國家大劇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強調“為誰製作給誰看”的製作理念,充分考慮觀眾需求。

  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藝術,大劇院以低廉的票價回饋大眾。四度上演的大劇院版歌劇《弄臣》,儘管擁有包括“世界男中音之王”裏奧·努奇在內的超強陣容,最低票價也僅為100元。由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主演的《西蒙·波卡涅拉》,同樣也設了180元的最低票價,讓很多觀眾大呼超值。此外,大劇院還推出學生票、會員票、讓更多觀眾享受到藝術的熏陶。

  多年來,大劇院大力實施藝術普及教育的“滴灌工程”,從培養每一位觀眾入手,讓高雅藝術浸潤每個人的心靈。推出了“週末音樂會”“大師面對面”“經典藝術講堂”“走進唱片裏的世界”等一系列藝術教育普及的品牌活動。除此之外,國家大劇院還有“五月音樂節”“舞蹈節”“歌劇電影展”等“走出去”的公益惠民演出,其足跡遍佈學校、社區、醫院、教堂、博物館、圖書館、地鐵站等;建立音樂附小、歌劇興趣培養學校,為全市中小學師生提供了解歌劇、觀摩歌劇、表演歌劇的機會;舉辦“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青少年藝術周”“歌劇電影進校園”“大學生圓夢計劃”等藝術普及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及青少年的藝術素養。

  這些豐富多彩的藝術普及活動,讓高雅的藝術形式更多地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讓藝術惠及更多的普通觀眾,讓藝術滋養人們的心田。

  數讀這五年

  截至目前,國家大劇院共推出了75部自製劇目,其中近5年來更是密集推出了47部“大劇院製作”。

  5年來,大劇院每年舉辦近1000場演出,舉辦1000場左右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每年有180萬左右人次走進大劇院。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04日 05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