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紀錄片《琉光藝彩》開機 將展現琉璃大師工匠精神

2017年08月09日 08:19: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專題之一《中國原産地物産百科》項目在北京啟動。作為項目中多媒體部分的開篇之作,紀錄電影《琉光藝彩》也同時宣佈開機。這部擬於2018年10月拍攝製作完成的電影,將向觀眾展現琉璃大師們鮮活的生活以及工匠精神。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國務院立項的國家大型出版工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將基於資訊化技術,構建國家大型公共知識服務平臺和多媒體文化傳播平臺。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執行副總主編劉國輝介紹説,《中國大百科全書》立項之初設計了三大板塊:專業版、專題版和大眾版。

  《中國原産地物産百科》作為專題之一,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將建設先進的多媒體數據庫和傳播平臺,計劃收錄全國著名物産1000多種,以文字、圖片、地圖、微視頻、紀錄片等表現形式,以網站、APP、訂閱號、圖書、影視等傳播手段,全方位展現我國的地大物博。

  紀錄片《琉光藝彩》(暫定名)是《中國原産地物産百科》項目中多媒體部分的開篇之作。電影將講述流光溢彩的琉璃背後,琉璃大師們鮮活的生活和多彩的故事。該片選取博山琉璃作為項目的第一個拍攝對象,是因為博山琉璃這一物産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藝術表現力。

  據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區委宣傳部部長高健介紹,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琉璃、金銀、玉翠、陶瓷、青銅)之首。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享有“琉璃之鄉”美譽的博山,有著“世界琉璃看中國,中國琉璃看博山”的響亮口號,琉璃工藝門類齊全,文化底蘊深厚,經歷幾千年延續至今。

  今年2月至7月,《中國原産地物産百科》總編導陳剛多次率領攝製組深入博山當地的人立文創博物館、康乾琉璃藝術館、內畫張藝術館、曉森琉璃工坊、孫鳳軍燈工工作室、愛美琉璃、金祥琉璃、西冶工坊等作專題調研取材,最終選定7位充滿傳奇的博山琉璃工藝人作為主要拍攝對象。

  電影《琉光藝彩》由陳剛擔任導演,劉國輝、耳東映畫(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怡、淄博人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新擔任出品人。

  中央電視臺原副臺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高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圖片庫藝術總監焦波,北京大學影視學系主任李道新,中國農業大學紀錄片創作與研究中心創始人徐曉村擔任監製。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冷冶夫擔任藝術顧問,並邀請國內外頂級紀錄電影攝影團隊攝製。

  陳剛介紹説,影片將於2018年10月拍攝製作完成,擬在全國電影院線上映,並在央視頻道播出、門戶視頻網站播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