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探訪河北衡水歷史文化展覽館 用現代技術展現厚重文化底蘊

2017年08月09日 08: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衡水8月8日電 (崔志平 王鵬)8日,記者走進日前剛剛在衡水市開園的河北省園林博覽園(以下簡稱“園博園”),在講解員的陪同下實地探訪了園內的衡水歷史文化展覽館。據介紹,該展館運用現代技術,通過衡水地區的古塔、古建、古冢、文物等,了解衡水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當日,記者依次參觀了衡水歷史文化展覽館的風水衡存、儒鄉文脈、英雄禮讚、民俗瑰寶、道德高地五大主題展廳。據介紹,該館為園博園重點建設的主展館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約4000平米,展線長370米。

  據講解員介紹,儒文化福地展廳,以“儒首——群儒——名賢——儒商”的順序,分設大儒董子·群儒之首,鴻儒輩出·儒昌之域,郡望衡水·輔國重邦,百年衡商·名震中華四大主題展廳,講述衡水地區的儒首、群儒、名賢、儒商等成就和故事,力證衡水人文淵藪之實。大型場景式雕塑及體驗式場景組合,了解董仲舒的生平及成就,以及衡水作為董子故里的韆鞦文脈;情景長廊、隔空觸摸、360度幻像戲樓等名人體驗式空間,了解毛萇、孫敬、孔穎達、蓋文達、邵雍等名儒,衡水歷史上涌現241位進士,以及孫犁、王林等當代文壇巨匠和荀慧生等藝苑名人;情景式投影,了解竇、馮兩位賢後及衡水地區多位將相名賢;衡水街場景復原,了解衡水儒商走京闖衛的相關故事。

  講解員説,風水衡存以多幕拼接場景融合展項,了解衡水因水而生的上古文明;全國首創的大型透明電視拼接屏和沙盤組合展項,了解衡水先秦至兩漢時期的信都、桃國兩大古城及建制之始;幻影成像展項,了解晉魏時期的衡濱禊禮的故事;大型半景畫場景,了解衡水隋唐宋元時期古戰場的相關故事;大型情境場景復原,了解衡水地區明清民國的衡水澄瀛門、安濟橋、十八酒坊等老城故事;最後通過衡水地區的古塔、古建、古冢、文物等,了解衡水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桃城區居民劉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參觀了展館後讓自己對衡水的古文明和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讓孩子也能切身的感受衡水的古韻以及涌現出的歷史人物,能更好的了解家鄉。

  據悉,河北省首屆園林博覽會于7月15日至9月30日在衡水舉辦。本屆園博會園博園定名為“河北省園林博覽園”,其中園博園主園區佔地89.19公頃,建設綠地67公頃,水面6.2公頃,種植大型喬木1.7萬餘株,重點建設主展館、滏陽樓和景觀天橋等3大建築,主題園區、城市園區、企業園區、縣市區園區等5大片區共36座展園,集中展示燕趙園林景觀藝術。將新建的園博園與改造提升的衡水湖濕地公園、馬拉松廣場、荷花公園“四園合一”,總面積達到254公頃,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園林,也將成為國內乃至世界少有的以城市濕地園林為特色的園博會。(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