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圈部分為倣古建築,左側影壁為真跡。
本報訊 “位於國子監南側的新建築大都美術館,在國子監影壁的西側又新建了一處倣古影壁。大小、模樣幾乎與文物建築‘本尊’一模一樣,嚴重影響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可辨識度。”多年致力於恢復歷史街區風貌工作的前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告訴記者,這種“混淆古今”的行為破壞了文化名街的歷史景觀風貌,可以稱得上“膽大妄為”。
昨天,記者來到國子監街,看到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集賢門”的正對面立著一座花磚灰瓦的影壁,影壁前豎立著“國子監歷史文化名街”的石碑,顯得格外古樸莊重。而緊鄰國子監影壁西側確實建起了一座幾乎一模一樣的影壁,一色一樣的花磚灰瓦、大小形制都非常相倣。這座“倣古”影壁與國子監影壁“本尊”之間僅隔著大都美術館一道短短的空花墻,數步之遙,並排“站”在一起,猶如“一母雙生”,讓人分不清誰是真古跡、誰是倣古建築。
孔繁峙認為,國子監街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街,有著700年的歷史,孔廟、國子監則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街區風貌應展現歷史、文化特色,“孔廟國子監在歷史上曾是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國子監街是‘聖人鄰里’,這麼混淆古今,怎麼對歷史有個交代呢?”孔繁峙指出,這處倣古建築由於大小、形制都與文物建築相倣,因而嚴重影響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可辨識度,破壞了國子監街的歷史景觀風貌,他建議相關部門予以重視,“應當整治和拆除”。
孫樂琪 文並攝 J245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