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名人書札拍賣價格年漲幅30% 具備史料、書法價值

時間:2014年05月30日 13:28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多家拍賣公司的2014年春拍中,中外名人手跡均備受買家追捧;而近兩年最受關注的名人書札,莫過於2010年北京某拍賣公司秋拍中以3.08億元天價成交的王羲之《平安帖》;近日在一家拍賣公司的春拍預展中,一批以“周作人致鄭子瑜84通”書札為主體的鄭子瑜舊藏名人手札也備受矚目。

  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如今名人書札,早已是“一字抵萬金”。名人寫封信,咋就這麼貴?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五年名人書札拍賣價格正以每年30%的幅度攀升,有的名人書札已從原來的一兩萬元飆升到現在的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

  書札,古稱尺牘、尺書、尺素、筆札,最通俗的叫法就是書信。每一通名人書札和手稿都是歷史孤本,其唯一性決定了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如果書札能反映作者所在時代的歷史,其市場價格會相應提高,如拍出990萬元高價的錢鏡塘所藏《明代明賢尺牘》;或者,作者書法水準高,其書札的價格也會相應提高,如以299萬元拍出的趙孟瞓書札十通。

  業內專家對名人書札市場飽含期待,認為名人書札上漲有其堅實的市場行情基礎和內在邏輯。

  首先是因為書札具有獨特的書法價值。很多古人的書法最好的表現形式就是書札,因為寫書札時,作者的狀態更自如,更能反映內心的真實想法。目前存世最早的書法作品《平復帖》,就是西晉陸機向朋友問候的平常手札,曾被鑒賞家張伯駒收藏。

  其次,名人書札是解讀歷史的一把鑰匙,産生於不同年代的名人書札,不可避免地印有那個年代的痕跡,尤其有些書札涉及一些社會歷史內容,包括重要人物之間的交往故事、重要的歷史事件及相關背景等,具有史料價值。

  而且,同一名家的書札價格遠低於其書畫作品的價格,更易為藏家所接受;同時,數量龐大的名人書札也足以構成獨立板塊,方便建立收藏體系。鋻於此,近年來,不僅普通藏家關注名人書札,一些文博機構、美術館也開始入藏名人書札。

  針對名人書札的收藏,業內專家建議剛入門者不要把目標定得過大,更不要抱有投機心理,而應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實力,建立起自己的收藏方向和體系。比如:以魯迅、巴金等為代表的近代文人書札;以蔡元培為代表的教育家書札;以孫中山、梁啟超等為代表的政治人士書札;或以某一地域、某一時期、某一歷史事件為收藏脈絡。記者 顧學文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