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功甫帖》爭議中展出 大多數參觀者看不出真偽

時間:2014年04月02日 16:0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28日,由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在黃浦江畔開館迎客。伴隨著開館儀式,一場名為“開今·借古”的展覽同時開幕,該展覽匯集了劉益謙王薇夫婦多年收藏的約四百件藝術品,包括備受爭議的蘇富比版蘇軾《功甫帖》,以及33件瓷器。

  開今借古展覽人氣爆棚

  當天的開館儀式異常熱鬧,吸引了周春芽、俞虹、向京、岳敏君、徐累等大批藝術界、拍賣界、收藏界的眾多知名人士前來捧場。由於趕著在3月28日開館,導致西岸館工期頗為緊張,即便開館當日空氣中還瀰漫著刺鼻的油漆味道,但不少人還是衝著劉益謙的藏品而來,尤其是《功甫帖》而來。由於往來嘉賓眾多,使得龍美術館西岸館門前的馬路多次出現擁堵。

  “開今·借古”以藝術史脈絡的梳理為線索,結合龍美術館自身的收藏特色,開館展主題定為“開今·借古”,共分“古代·當下”、“國畫·洋畫”、“個案·歷史”三大板塊,展出包括中國當代藝術、中國近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在內的200余位藝術名家的300多件藝術作品。“開今而借古,意寓站在當下,在不斷創造、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王璜生作為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這樣闡釋展覽的想法。王璜生策劃的板塊之一——“古代·當下”由“趣對”、“妙讀”、“靜觀”三個子板塊組成,力圖為觀者開啟一次連通古今的靜觀與反思的精神之旅。“我們希望有不一樣、非通常的方式和角度來解讀古代經典,提供一種或多種對話經典、反思經典的可能性,而同時充分能尊重古典作品本身的觀看與欣賞的特徵,使觀眾能安詳地品讀、體驗經典作品的精髓和古代文人的心性靈性。在這樣的雙重要求下,我們採取了部分古代經典作品與個別當代藝術構成對話關係的‘趣對’、與現代文本互讀共解的‘妙讀’、重視和倡導對古典作品以心互應、悟對通神的‘靜觀’這樣的展覽結構方式。”在這樣的理念下,觀者在同一展廳裏,既能看到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卷》,也能欣賞到于非闇的《臨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卷》。

  《功甫帖》接受公眾評判

  在展出的眾多藏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廣泛關注的《功甫帖》,也許是為了規避“是否會給觀者造成誤導”的風險,它以文獻特展的形式出現在西岸館地下一層的展廳內。策展人把真偽存疑的《功甫帖》和一張假的《功甫帖》放在一起展出,同時把各路專家的觀點,以展板的形式劃分為“證偽”、“論真”兩大類,同時也對“雙鉤廓填”做了解釋。

  對於展出爭議頗大的《功甫帖》,特展門口貼了一塊牌子,其上的話或許是解釋:“……所有本著學術爭鳴原則的見解,都能夠使我們更真實地認識《功甫帖》和蘇軾的書法藝術,同時也能夠加深我們對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閱讀能力,這也是龍美術館舉辦這個展覽的用意所在。”

  對於展出的蘇富比版蘇軾《功甫帖》,策展人王璜生也並沒有給予真偽的定論,“我們把大家的各種觀點呈現出來,我們的意圖是把辨別真偽的權力交給參觀者,讓大家看完來説説。”現場倒是有許多觀者聞聲來看《功甫帖》,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看不出所以然來。一個長者拿著放大鏡端詳半天,末了也只能長長地嘆口氣。

  3月26日,鐘銀蘭、淩利中發表《〈功甫帖〉辨偽新證(上)》。根據新發現的證據,認為蘇富比拍賣“墨跡本”《功甫帖》較清代翁方綱所見安岐舊藏缺少5方印章。在3月28日開館儀式上,劉益謙對鐘銀蘭、淩利中選擇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前夕發表辨偽新證,頗為不滿:“我知道,他們這是存心噁心我,等他們把文章發完後,我再做回復。”(特派記者卜昌偉)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