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相聲大師馬三立百年誕辰近 民眾緬懷憶音容

時間:2014年02月12日 0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天津2月11日電 題:相聲大師馬三立百年誕辰近 民眾緬懷憶音容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2月11日,眾多網友在微博裏點燃了一支蠟燭,緬懷一位“普通”的相聲演員:馬三立。

  馬三立,中國相聲第五代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大師。回族,191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甘肅永昌縣,從小生活在天津,直至2003年2月11日去世。

  今年是馬三立誕辰100週年,內地民眾選在其仙逝11週年紀念日追憶大師音容,表達緬懷之情。在對馬三立種種的評價中,比較公認的是:他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也是當時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斗”,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與尊敬。

  天津知名相聲演員于丹説,馬三立從沒整過人,卻在人生各階段總受欺負,以至於自己的後代用“窩囊”來評價他。“不過,也難有相聲演員在圈內外獲得如此至高的口碑,佛一樣的地位。”

  “父親一輩子坎坎坷坷,受盡磨難。”馬三立之子馬志明每每憶及老爺子都幾欲淚下,“舊社會作為藝人,地位低下,人家看不起呀。中年以後,又蒙冤右派,一直抬不起頭來。忍辱負重,行事低調,幾十年來不爭不鬥,老老實實為人,認認真真從藝。”

  馬志明回憶,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後,被下放到農村後的馬三立生活很慘,時值寒冬,他穿著棉襖,裹著棉被,蜷縮在冰冷的露天豬圈裏過夜,全身都凍僵了。多虧一位副市長下鄉視察時給安排了一間屋才得以活命。“鄉親們更沒有把他當右派,多方關照,時不時圍坐在他的身旁,請他説笑話。”

  改正復出後的馬三立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地把觀眾視為衣食父母,不敢有稍稍的懈怠。馬志明回憶,在馬三立的告別演出上,天津民眾擠爆體育館,盛況空前。老爺子當眾深深地一躬,滿懷深情地説了一句話,我值嗎?觀眾高聲歡呼,值!

  “在我眼中,爺爺是一位敦厚長者,是一個執著於事業、忠貞于愛情、擔當於家庭、反哺于社會的人。”馬三立的嫡孫馬六甲告訴記者,在農曆正月十一日亦即馬三立農曆逝世紀念日,按照回民習俗,他已隨父親馬志明,攜同社會各界馬氏相聲擁躉一行20余人,到回民公墓為祖父母跪經。

  馬六甲説,祖父馬三立波瀾人生鑄就了寵辱不驚、平實質樸的心態和性格。“如果談家風家規,他老人家對我人生觀影響最深的一點,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言及當下無數內地民眾對馬三立的懷念和對馬氏相聲藝術的喜愛,馬志明、馬六甲父子認為,之所以至今仍有那麼多人懷念老爺子,主要是因為怹一輩子心裏裝著觀眾,鍾愛著相聲事業,用怹自己的話説:“我畢生之想是把笑聲留給觀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