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華
胡佩蘭
方俊明
沈昌健
龔全珍
劉盛蘭
段愛平
格桑德吉
陳俊貴
姚厚芝母子
被譽為“中國人年度精神史詩”的電視公益活動——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昨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被評為“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的分別是:默默奉獻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後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35年前仆後繼、追逐夢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為群眾服務的道德楷模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村官段愛平;最美教師,西藏墨脫山區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身患重病,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為子女籌學費的慈母姚厚芝。此外,《感動中國》還向中國載人航太十週年的中國航太員群體表達了年度致敬。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男,87歲,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頒獎辭: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三十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胡佩蘭:20年來堅持
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
胡佩蘭,女,98歲,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1944年,胡佩蘭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産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後,她一直堅持坐診。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今年1月22日,胡佩蘭去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頒獎辭: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方俊明:遲到的榮譽
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歲,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終於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
頒獎辭: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但你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榮譽可以遲到,英雄終有歸處。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們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沈家父子:“油菜花
父子”35年追夢路
沈克泉,男,享年74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沈昌健,男,46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生長結構好的野生油菜,將其帶回家鄉播種,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
頒獎辭:父親留戀那油菜花開的芬芳,兒子就把他葬在不遠的山上。三十年花開花謝,兩代人春來秋往,一家人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種子,蘊含著世代相傳的夢想。
龔全珍:將軍夢,守護情
“老阿姨”龔全珍,女,90歲,現居江西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區。1957年8月,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向組織上辭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職務,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務農,龔全珍相隨而歸。那一年,她34歲。
馬年春晚,一曲《老阿姨》引起人們關注。揚州人、空政文工團青年歌手湯非是《老阿姨》原唱者。湯非昨晚在接受採訪時,引用歌詞讚頌老阿姨“本色成為你感動中國的傳奇”!
頒獎辭:少年時尋見光,青年時遇見愛,暮年到來的時候,你的心依然遼闊。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于戰場、田野、課堂。跨越萬水千山,腳步總是堅定,而愛越發寬廣。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勳章。
劉盛蘭:高齡老人
拾荒助學子
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做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
頒獎辭: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沓沓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段愛平:老百姓的貼心人
段愛平,女,57歲,山西長治市襄垣縣王橋鎮返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1998年,段愛平嫁進了返底村。為改善生活,她借錢做起了焦炭生意,兩年下來賺了幾十萬元。
頒獎辭:山梁擋住了陽光,你用肩膀扛起鄉親的盼望,沒有驚天動地,總是一點一滴。村莊在漸漸豐滿,你的身體卻慢慢柔弱。莊稼,總要把一切還給泥土。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
格桑德吉:懸崖邊上的護夢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小學的一名教師。2000年,格桑德吉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她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頒獎辭:不想讓鄉親的夢,跌落于懸崖,門巴的女兒執意要回到家鄉。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把知識一點點注入一個個鄉村。她用一顆心,脈動一群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陳俊貴:守墓老兵
陳俊貴,男,漢族,55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喬爾瑪築路解放軍指戰員烈士陵園管理員。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杜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
頒獎辭: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後陣地,灑一碗酒,那碗裏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松,巋然不動。
姚厚芝:絕症母親為孩子留學費
姚厚芝,女,38歲,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紅土村村民。1999年,姚厚芝嫁給了王以朝,婚後一起赴山東煤礦打工。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姚厚芝專心在家帶孩子,丈夫在煤礦挖煤。2006年,一場病魔突襲,徹底摧垮了這個家。
頒獎辭:病壓垮了身體,但不能摧毀母愛。草根母親嘔心瀝血,為孩子縫補夢想,而深厚的愛,更鋪就孩子精神的未來。你穿針引線,日夜不停,請上天給你多一些時間,讓你把美好的願望,織進這春天的圖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