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要聞

端午:公款“盛宴”難覓,送禮“躲貓貓”

時間:2014年06月02日 15:3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轉發 列印

   “嚴禁公款吃喝,嚴禁變相送請,嚴禁奢侈浪費……”端午節前後,記者在南京、北京等地採訪時發現,由於紀檢機關在節日前後嚴查請客送禮,因而一些領導幹部公開大吃大喝的少了,團拜送禮少了,一些送禮者也變換花樣,行為更加隱蔽。

   禮品規模縮水,天價粽子難覓

   粽子禮盒百元以內,節日訂餐稍顯冷清。記者在南京清涼門大街蘇果購物中心看到,粽子禮盒的價錢集中在50-120元之間,平均每只粽子單價在5-10元之間。最貴的一款盛世五方禮品粽為468元,但鮮有人問津。

   在北京五棵松的一家大型超市,往年曾賣到三四百元的五芳齋20隻裝粽子禮盒現在只需百元左右,還增加了6種口味,方便人們選購。幾元錢一隻的簡裝粽子成為貨架的主流,讓人們感覺粽子價格更接地氣了。

   星級酒店的端午節禮品規模明顯縮水。在南京金陵飯店前廳,端午禮盒展臺比以往縮小了一圈,禮盒售價多在468元-698元之間,內容包括黃酒、粽子、鹹鴨蛋等土特産品。而前些年,這類粽子禮盒曾經動輒上千元,被人們戲稱為“黃金粽”。

   “今年粽子賣得比去年少,主要是政府機關採購少了。”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導購員告訴記者,因為採購無法保證,現在賣精裝粽子還有可能賠錢。被稱作“紙粽子”之類禮品券已經很難賣出去。

   不僅粽子不好賣,端午節的“豪門盛宴”也難覓蹤影。金陵飯店在端午節前兩天仍沒有接到大規模訂餐,以往常見的單位訂餐在減少,個人訂餐增多。

   上海一家大型酒店的大堂經理鄭女士告訴記者,今年端午節請客吃飯的減少了,大多是家庭、朋友聚餐。“風口浪尖的誰也不敢冒險,有也只會自己隱秘地去做。”

   “禮品市場一年比一年差,很多東西都不敢送了。”在蘇州從事旅遊業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往有些人不親自出面,借節假日旅遊通過旅行社給領導及親屬送禮。現在代送禮品的人數和金額越來越少。

   大操大辦收斂,送禮變為送卡

   記者走訪發現,儘管傳統節禮和送禮方式遇冷,但改頭換面之後送禮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人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通過禮品卡、網際網路等更加隱蔽的手段行“看不見”的禮。

   北方某市一名公務員告訴記者,請客大操大辦的明顯收斂,但送禮現象依然存在。“基本上都是送卡,面值少則500元多則5000元,有時送給有實權的幹部一次就得5000元。”

   金鷹商場禮品卡是南京人送禮的偏好。記者到南京市金鷹商場採訪發現,商場往來顧客並不多,但出售禮品卡的櫃檯頻繁有人光顧,平均每幾分鐘都會有人購卡。顧客對購卡流程十分熟悉,基本上不做任何諮詢就直接填單,然後進入貴賓室交錢,整個流程不超過5分鐘。

   記者看到,禮品卡包括面值500元和1000元兩種,但面值500元的購物卡無人問津,基本上都是買面值1000元的購物卡,客戶買卡時多則數萬元。記者蹲守時還看到某基礎設施開發公司直接購買了好幾萬元的購物卡。

   據售卡中心客服人員介紹,購卡的顧客主要是個人、私企和一些國企,開票內容以文具、食品和電子書居多。客服人員説:“節假日的時候禮品卡銷售量都會比平時高很多,這兩天來買卡的人基本上都是為端午節準備的。”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過節送禮已經不是過去登門拜訪的方式了,很多人利用起網際網路平臺進行送禮,雙方根本不用見面,禮品就可以安全到達對方手中。

   為此,記者致電京東客服中心,表示要買1萬元送單位領導,客服人員有些為難:“國家規定個人購卡單筆不能超過5000元。”記者詢問有無變通方法時,客服人員幫忙出主意:“您可以分開三次購買,分別買4000元、4000元和2000元,這樣就可以了。而且我建議您購買實體卡,現在網際網路發達,電子卡容易泄密。”

   專家指出,節日前後,一些公款請送的行為趨於隱蔽,治理節日腐敗的歪風,必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嚴查公款請送的同時,用好社會監督這一利器。(據新華社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楊洋 鄭思遠 楊紹功)

[責任編輯:李桂英]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