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要聞

舌尖上的粽香 揭秘道滘昌盛裹蒸粽

時間:2014年06月02日 09:0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道滘昌盛裹蒸粽在用料及制法上規矩極其嚴格

   道滘昌盛裹蒸粽在用料及制法上規矩極其嚴格——自家腌制的鹹蛋黃、提前兩天腌制五花腩、湘蓮、晚造糯米、精選東北綠豆等,配以佐料蒜蓉、沙姜、回香、八角、五香粉、白糖、淮鹽等,用泡軟洗凈的上好青竹棕葉裹制,加以東莞鹹草繩捆綁密實(5月29日攝)。

    在中國人心中,端午與春節、中秋一樣極具分量,賽龍舟、裹粽子成為延續千年的傳統。嶺南水鄉道滘正值端午節,家家戶戶支起爐灶,鄰舍三三五五聚到一起,重拾裹粽的樂趣。道滘人充分利用大自然賦予的物産,製作出各式美味的粽子。當柴火熊熊點燃,炊煙嫋嫋升起,粽香瀰漫在道滘大街小巷,濃濃的鄉情也迎面襲來,道滘人不管身在何方,記憶中總抹不去對這縷粽香的思憶。新鮮地道的家鄉風味和代代延續的家傳手藝蘊含在一枚枚小小香粽之上。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是嶺南聞名的粽子之鄉,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鄉港澳鄉親的必備“手信”。作為道滘粽製作傳承人之一,年逾花甲的李志高是老字號昌盛裹蒸粽的第三代傳人。經過幾代人的傳承與創新,昌盛粽的製作效率不斷提高,日最高産量能達萬條以上,但是李志高堅持傳統手工技藝製作,選用新鮮上好食材,沿用祖傳秘方配料,手工裹制,並且至今仍然採用荔枝木柴火蒸煮8小時以上,出爐時的昌盛粽蛋香、肉香、米香、豆香融為一體,令人垂涎。這間老字號,除了見證了産業的不斷壯大,更使道滘裹蒸粽這門手藝得以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責任編輯:李桂英]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