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從現代角度解讀二十四節氣

2016年12月09日 08:52:2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封面

  ■陳夢溪

  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著名學者余世存作品《時間之書:余世存説二十四節氣》恰逢此時出版,稱得上第一部從現代角度全面解讀二十四節氣的國民讀本。

  余世存多年研究,將節氣等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格規定做了説明,第一次説明人在時間中的使命、義務和人格成就。作者對每一節氣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對二十四節氣中眾多的物候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在中國人千百年間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做了精彩的介紹;又從現代人的視野出發,理性地分析了時間的功能,證實中國人將律曆並稱的意義。

  書中資訊量非常大,涉及天文、地理、農學、生物學等方面,古典詩詞、現代詩也引用非常多,如阿垅的詩、裏爾克的詩、穆旦的詩等等。此外,本書語言優美,有非常多的抒情。比如“驚蟄”:“當然,中國人更熟悉龔(龔自珍)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還有魯迅的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芒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一代代的先行者希望喚醒人心。據説嗜欲深者天機淺,那些本能生活的、那些沉溺于慾望中的人,與天地溝通的靈性、智慧是極為淺薄的,他們的一個表現就是貪睡。冬去春來,在驚蟄時分,那些裝睡的人,那些昏睡的人,那些貪睡的人,他們未必聽得懂天地間的雷聲?未必明瞭天上雷公的憤怒?”讀到這樣的文字,相信讀者會非常帶勁、特別提神。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除了重溫節氣文化之外,還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快節奏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超越了時間的某種限制,時間對我們來説只具有背景符號的意義。作者在書中引用一句話説:“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們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但我們大部分人視而不見這種時間中的節氣或烙印。比如很多人身體不調,上火發炎,臉上長痘痘等等,都是喪失時間感的結果。再比如我們都有自己的生物鐘。一個人從國外旅行回來,我們都知道他要倒時差,調到位了,他的胃口、他的精力才能恢復正常。所以説,現代人仍離不開時間。

  余世存在得知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後仍然點出了二十四節氣與眾不同的意義:跟其他大多數中國的非遺文化如崑曲、京劇、宣紙製作技藝、珠算、剪紙等有所不同,節氣是關於時間的文化。一般的非遺文化多指一門古老學問、技藝,是“地方性知識”,即使仍傳承下來,但也屬於遺老遺少或説小眾的。節氣的不同在於,它在今天的生活中仍起作用。因此,節氣不僅只是遺産,它也是“舊邦新命”的生活和文明模式。

  余世存認為,遺憾的是,大多數中國人不僅日用而不知,而且很多人也淡忘了節氣之於文明的本體意義。事實上,節氣是鮮活的存在,它不是只屬於“地方性知識”,不僅與民眾的生活世界有關,也跟全球的時間演變有關,跟文明有關。節氣時間已經超越傳統農耕生活,而進入到現代大都會生活,讓人在節氣時間中認識自我、獲得安頓。

  節氣屬於是中國人、北半球人進而人類文化中的實踐果實,現代化以來的幾代中國人都希望“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他相信,從節氣時間開始,中國對人類貢獻的時間開始了。

[責任編輯:楊真斌]